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教结合”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培养体育竞技人才的一种模式。山西省游泳项目(注:山西省游泳项目包括游泳、跳水、水球三项,以下同)为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体育运动人才,然而对比经济发达的省市还存在不少的落差,尤其是在“体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实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以山西省游泳项目一线队的运动员、教练员、运动员家长、运动学研究的学者、专家作为调研对象,运用了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对山西省游泳项目一线队“体教结合”模式进行研究,揭示山西省游泳项目一线队实施“体教结合”的现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通过研究,本文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对“体教结合”认识不统一。教育部、体育部各按自己的目标和任务行使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且教育和体育部都各自顾及自身的利益,建立一套监管、抉择、运作的系统,以及运动员、家长和教练对“体教结合”的运行也有着不一样的想法和理解。(2)一线队学训矛盾突出。运动员因为专业训练、比赛等各项任务较多,学习文化课的时间难以得到保障,教学内容和学习系统的连续性受到了较大的干预,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持续下降,运动员很难拿出足够时间进行学习,这些成为山西省游泳项目一线队学训矛盾突出的重要原因所在。(3)物质保障有待提升。山西省游泳项目一线队在对“体教结合”模式开展中,实施物质保障主要包括经费、科学训练条件、教学物资条件等有待进一步提升,这对稳定教练员和运动员队伍有相当重要的作用。(4)规章制度有待完善。山西省游泳项目规章制度执行的比较好,但是制度还需要良好的完善,完善的运行机制是一线运动员接受体育训练、文化教育成效高低的关键。规章制度不完善,导致运动员学习厌恶、不积极、没目标,思想上摇摆不定,觉得学习可学可不学,最后一样可以拿到毕业证。(5)教练员师资队伍建设需进步。随着游泳项目竞技水平逐步的提升,教练的作用逐渐的得到展现,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教练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和监管制度,不仅是确保高水平运动员获得优异成绩的前提条件,也是培养一线队后备人才的关键。以此为基础,我们给出以下几点对策:(1)树立关于“体教结合”统一认识。教育部、体育部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认识,相互有机协作,增强对“体教结合”模式重视程度。山西省游泳项目一线队管理者、教练员、运动员、运动员家长要转变观念。(2)促进学训结合发展。在运动员以训练为主的同时,利用有限的时间学习文化课。应坚持从实际切入的方针、遵循体育发展规律、确保开展科学训练的情况下,主要实行素质教育,锻炼运动员自身学习能力和兴趣。(3)提升物质保障。逐步加大对于一线运动员训练、后勤保障的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场馆器材设施的状况,改善对一线运动员营养补助条件等的,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加快游泳项目的发展完善,为山西一线运动队人才培养提供更多保障。(4)健全规章制度,规范一线运动员教育管理。制定和实行一整套即适用于运动训练规律,同时也满足教育规律的文化教育制度和相关的对策。确保一般教育规范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同时也必须从一线运动队的实际切入,在学制、学籍监管、课程设和评估方案等多个层面进行完善。(5)加强教练员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培训进修、奖励工作。通过选调、引进、培养、培训等方式加强教练师资队伍的建设。采取各类途径稳定教练师资队伍,引领教练、教师定期参与培训进修,不断丰富教练员、教师的训练技术与文化理论知识,强化奖励工作制度跟踪奖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