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证券市场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加大,上市公司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成为投资者等利益关系人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会计盈余又是诸多会计信息中最为重要的信息之一,备受利益相关主体各方的关注。然而近几年来,国内外会计舞弊丑闻层出不穷,这种尴尬情形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发挥,盈余管理也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因此,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西方的会计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已有了20多年历史。而在我国,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尤其是其实证研究刚刚起步。在我国转轨经济制度背景下,许多西方长期发展出来的理论及实证研究结果在中国可能不适用,即使可能适用,也必须按照中国的特殊国情作大幅度的修改。因此,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全文共分四章。第1章提出了本文的写作动机和研究意义,回顾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第2章对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从多角度对盈余管理进行理论阐释。第3章对我国盈余管理的存在条件进行剖析,并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第4章对盈余管理手段进行研究,并辅以案例分析,使资本市场动机下的盈余管理具体操作一目了然,并从限制盈余管理动机的产生和减少盈余管理发生的可能性角度提出约束盈余管理行为的对策。 本文的主要观点与创新:(1)立足于动机视角,对国内外已有的部分盈余管理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归纳、总结;(2)分别从经济学、会计学、财务学以及心理学角度对盈余管理进行理论阐述:(3)分别从我国的制度层面和规则层面因素入手,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存在条件;(4)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以资本市场动机较为明显;(5)提出建立价值型会计体系、完善会计准则、以及完善监管指标体系等对策,约束盈余管理行为,防止其负面效应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