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高压大功率变压器优化设计与实现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mey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压器是现代电力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积和重量在整体设备中占据很大的比重。随着电压、频率和功率等级的不断提升,变压器的优化设计显得非常重要。高频和大功率的特性,对变压器磁芯的各项性能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选择一种经济合适的磁芯材料尤为重要。在各类磁性元件中,变压器的设计是比较复杂和繁琐的。磁芯种类形状的多样性,损耗模型的复杂性,设计参数的庞大繁琐性,使得手动设计变压器变得困难而费时。传统变压器设计是根据经验计算,通过反复推算完成,这样并不能保证所设计的变压器体积最小、效率最优,而且非常耗时,所以急需探索一种高效实用的高频高压大功率变压器设计方法。  本文针对高频高压大功率变压器进行优化设计,分别从磁芯材料、设计方法和结构创新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对目前存在的高频高压变压器磁芯材料进行分析比较,从特性上证明了铁基非晶磁芯材料在中高频(10kHz-20kHz)大功率变压器中使用的可行性。其次对传统高频高压变压器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后决策多目标遗传算法的铁基非晶高频高压变压器优化设计方法,以变压器的工作频率f、工作磁感应强度Bm和电流密度J为设计变量,温升与效率为约束条件,对变压器体积、损耗进行优化设计。该设计方法能在短时内得到大量满足要求的设计结果,解决了传统变压器设计反复,推算时间长和无法达到多目标最优的问题。同时提供给设计者一系列符合要求的优化变压器,而不是单一解决方案,设计者可以根据应用需求选择最佳的变压器。  为了验证本文所提出的高频高压变压器优化设计方法的实用性,本文根据算法设计结果,绕制了一台输入电压230V,输出电压1.5kV,额定频率15kHz,额定容量2.5kVA,效率大于98%的高频高压变压器样机。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对优化设计后的铁基非晶高频高压变压器进行仿真计算,搭建串联谐振型电容器充电电路对变压器进行相关实验测试,仿真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该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最后,针对传统绕线式高频高压变压器存在的分布参数的问题,本文对变压器绕组结构进行优化,提出一种新型结构的高频高压平面变压器。将新型平面变压器与传统绕线式变压器分布参数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变压器分布参数更小,验证了该新型结构在减小变压器分布参数上的优越性。
其他文献
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诸多优良性能,在航空航天以及民用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碳纤维表面电镀镍涂层,可有效改善碳纤维与铝基体的润湿性,并抑制基体对纤维的损伤.镍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在运行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时变性,当系统运行的温度等客观因素发生改变时,模型参数会跟着发生变化,当运行参数越过混沌吸引子发生的临界点时,便开始产生混沌
转子系统是各类机械的常见结构,在大功率高速旋转机械中,难免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转子系统故障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作为现代转子动力学的新热点内容,它以转子故障的非线性为主要
无刷直流电动机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产品,兼具有刷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的优点,在许多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由于传统的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时必须借助位置传感器来获得转子位置,由此带来安装复杂、可靠性低等不可避免的缺陷,因而无刷直流电机的无传感器控制方法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并进行了积极的研究。针对无刷直流电机的无传感器控制,本文选择了反电势过零法作为基本的控制方法,并针对反电势过零法在起动
电力系统是一个非线性动态系统,其稳定性一直都是电力工程师们十分关注的问题。近些年来,高压直流线路逐步投入电力系统运行,给系统的性能带来了很大影响,其稳定性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本文主要进行交直流联合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研究。本文在仔细分析几种常用连续潮流计算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连续潮流改进算法。该方法针对步长对连续潮流计算的迭代次数及收敛性有很大影响这一特点,提出了步长的优化选取方案,并通过
该文研究了渗流自由面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推导了稳定和非稳定渗流自由面问题的求解公式,给出渗流自由面问题中Trefftz直接法和Trefftz间接法的边界积分方程以及相应的权函数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互联网已逐渐渗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满足大容量和更高频率的信号传输要求,对信息或信号的传输媒介--数据电缆的性能指标提
本文将混合系统理论应用到微电网,由于微电网中存在大量的开关器件,开关的切换使得微电网表现为连续动态和离散切换事件之间的混合行为,因此微电网是一个典型的混合系统,本文主要以混合系统理论研究微电网,为微电网设计了混合控制方案,并研究了微电网的稳定性。首先介绍了混合系统理论的研究背景及研究进展、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微电网的概念及控制方法以及本文将用到的稳定性基础知识。其次本文将区间脉冲系统理论应用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