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小品文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y8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品文,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一种体制短小、形式自由、题材广泛、语言隽永、笔调闲适、文以自娱的文体。与以“文以载道”的传统文学相比,小品文具有较强的自娱性和闲适性。中国古代的小品文发展从先秦、两汉的雏型时期,经历了六朝、唐、宋三个高峰时期,至明代达到了鼎盛,又从清代开始走入衰弱。  明代小品文作为我国古代小品文发展的鼎盛代表,以其独特的文风逐步从古代散文中脱离出来,犹如一条涓涓的清泉汇入滚滚的文化长河之中,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其文体简洁明朗、灵活多样,题材多来源于生活,情感自然流露。明代小品文追求风致、格调、气韵,随着研究的深入,明代小品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人们看到了它存在的价值。明代的小品文,是我国古代小品文创作的鼎盛时期,其个性化的创作倾承袭了古代小品文的美学特征,并更进一步地把这种美学特质推向了极致。它是明代文学最主要的成就之一,也见证了明代文学思潮蓬勃的发展,可以说小品文的独立成体为中国文学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于我国古代小品文的发展来说,明代小品文所起到的承先启后的作用是巨大的,为后世文学追求审美艺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说明研究明代小品文的意义及目的,明代小品文研究的现状以及本论文研究的范围。第二章主要概述明代小品文的发展情况,先简单介绍了明代以前小品文的发展情况,又从明代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对明代小品文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第三章对明代小品文的分类及其思想内容进行了研究。关于明代小品文的分类至今没有定型的研究,笔者结合众家的学术研究试将小品文分为记叙类、议论类、说明类和应用类四大类别,并分别列举了代表作家及作品;关于明代小品文的思想内容笔者对其叙事性、讽刺性、哲理性、寓言性及审美性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研究,对明代小品文的思想内容的研究旨在探求文人思想观念的变化。第四章对明代小品文的艺术特色进行了研究,从创作风格和篇章结构两方面对明代小品文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进行了剖析。  明代小品文既是古代散文高潮的延续,也是古代散文向现代散文转换的前奏。许多年来,学术界对小品文的文学样式始终缺乏全面的认识和深入地探究,导致对小品文的概念、文体等基本问题的认识纷争不断,至今尚无定论。对于明代的小品文,我们需要以历史性、发展性的眼光对它的独特的文体特征进行深入的探究。基于此,笔者将对整个明时期小品文进行一次概括性的梳理与探究。以往关于明代小品文的研究大多都集中在对晚明小品文的研究上,而对中前期的研究甚少,而本论文的创新点就在于侧重对明代前期、中期小品文的研究,希望能推动明代小品文的研究向更深、更广的层次迈进。
其他文献
在众多出土文献资料中,银雀山汉墓竹简是汉朝初年的墨书简椟,其字体属于早期隶书,正处于汉字向隶书发展转变的过程之中,为我们提供了当时汉字隶变的真实状态.因此,研究银雀山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延安文艺整风的结果,也是毛泽东文艺思想成熟的标志性文件.《讲话》发表之后,它的影响力从延安逐渐扩大到全国,对
崇尚科学是"五四"的主调之一.科学在当时已成为一种信仰、价值与主义,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学,必然受到其影响与制约.考察"五四"时期
抗战文学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永恒的风景.该文的研究对象丰村则是抗战文学风景中不大为人注意的细节.丰村1939年登上文坛,到解放前夕已发表40多篇小说,被誉为"写短篇的能
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成长于中国最特殊的年代,发轫于中国最团结创业的新时期,这使得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同于前辈的理解,开放的年代又为他们提供了新的视野,新的理论基础
以鲁迅为核心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对中国传统封建文化"吃人"本质的反思与抨击、以莫言为代表的新时期文学家在中国文化"吃人"意象上的现实性批判和人性反思,都在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