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视域中的马丽华与北村创作比较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70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与文学,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精神现象。新时期以来,宗教文化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中国文学在宗教文化中守望精神家园、开拓艺术资源,宗教文化价值观念也借由文学获得诗意观照。把握宗教意识与作家艺术个性、审美风格之间的联系,能够为当代文学的研究提供具有独特价值的视角。在这其中,马丽华和北村的宗教性文学书写无疑具有启示意义。马丽华全方位、大规模地对藏传佛教文化的描写,以文学的诗性观照,重新接续起在“文革”和“十七年”中被意识形态断裂的文学与佛教的关系历史;以先锋姿态步入文坛的北村,用基督教信仰皈依的方式完成了文学转型,其“神性写作”为“失语的文学”找到了精神救赎的途径。目前学术界对两位作家宗教视域下的对比研究仍处在较为单薄且片面的状态。鉴于此,本文将从宗教文化视域这一焦点出发,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两位作家不同的宗教写作背景、宗教价值观念的精神表达、对文学与宗教关系的理解进行对比分析。反思当代中国文学宗教书写所提供的写作经验和存在问题,强调超宗教性的“信仰”的对文学建构的重要意义。
  论文主体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以马丽华和北村不同的人生经历、文学环境和时代背景为出发点,考察九十年代“文化散文”勃兴和汉藏双重文化身份对马丽华创作文体形式与心理根基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从先锋文学自身的失落与作家对终极价值不渝追求两个方面,分析北村先锋文学转型的必然性,从而揭示两位作家进行宗教书写的缘起与可能。第二章分别选取爱、苦难、救赎(超越)三个宗教价值主题,对两位作家宗教文化价值观念的精神表达进行比较分析:在“爱的哲学”中,马丽华和北村分别以对万物有灵的感念和世俗之爱的偏狭表明“自然之爱”和“上帝之爱”的永恒;在“苦难世界”里,马丽华强调“灵肉痛苦”背后的生命光彩,北村重在表明人类“原罪”的不可逃避;至于如何实现超越与救赎,依靠自我超越苦难和相信“主里有平安”是两位作家分别提交的终极答案,由此也体现了他们对个体终极价值的把握。第三章重点分析两位作家在文学审美价值和宗教信仰关系上处理方式的差异,马丽华和北村分别以“为心写作”和“为神写作”彰显了各自在文学和精神上的超越意义。与此同时,本章也针对各自作品所存在的悖论与局限进行反思,并试图从当代台湾作家宗教文化的精神书写中获得启迪,尝试建构大陆文学超宗教性的“文学信仰”可能。
  本文以宗教文化视域为切口对马丽华和北村的文学创作进行比较,旨在进一步深化对两位作家创作的理解,同时,通过作家作品之间的比较为当下信仰叙事提供可循的有益思考。在对文学与宗教关系的反思中,进一步推动实现当代文学从“工具性宗教”向“血液里的宗教”的转变。
其他文献
王符在《潜夫论》中广泛批评时政,总结得失,体现了其博见卓识和敏锐的政治眼光。该书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法律、伦理、教育等各方面都作了真实的反映和叙述。在书中,王符以兼采众家的格局,对东汉中后期政局衰乱、世风浇薄等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笔力遒劲、见解独到、发人深省。  本文以《潜夫论》的引书为研究对象,考察王符知识体系和思想的博杂性,挖掘《潜夫论》的引书价值。全文共四部分。  第一
李白、李贺、李商隐三位诗人均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被称为唐代诗家之“三李”,他们的诗作具有梦幻色彩、宗教色彩等种种共同之处。在此基础之上,可以发现三者的梦诗创作数量颇多,同时也具有许多共同点。同时,“三李”所处时代约为公元八世纪初至九世纪中后期,三位诗人恰好贯穿了唐王朝这样一个典型的中国封建王朝由盛至衰的变化历程。梦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其背后蕴藏的社会文化与个人心理等内涵十分值得探究,诗
学位
人名是作为个体的人存在于社会中的特定称谓符号,是人之间进行交流最重要的符号之一,也是在群体里区别作为个体的你、我、他的重要标志。除此之外,人名还是伴随民族文化产生发展的见证者,人名背后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社会意识、价值追求、审美心理等诸多因素。金庸武侠小说通俗易懂,影响广泛深远,艺术水平与审美价值也达到一定高度。小说人名是集文化、审美、符号、技巧、意识形态等多方面要素为一体的复杂系统,金
学位
明代中叶以后出版业迅速崛起,丛书的编纂与出版也进入蓬勃发展阶段。以闲赏为主题的丛书逐渐流行起来,在出版市场广受欢迎。《欣赏编》《欣赏续编》及《重订欣赏编》是明代闲赏丛书中的典型代表。  论文第一部分梳理了《欣赏编》系列丛书的版本系统,讨论了《欣赏编》《欣赏续编》及《重订欣赏编》之间的关系。《欣赏编》有明正德间长洲沈津刊本、嘉靖三十年汪云程刊本及万历八年茅一相刊本。在沈滓《欣赏编》的影响下,茅一相还
学位
明代是历史上宦官专权较为严重的朝代。明初宦官的角色偏重于“奴”,主要职责是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永乐以后,宦官因外出任职而具有了干政的条件。在历代宦官中,明代宦官文化水平较高,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通过内书堂教育、自学或者其他途径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其中一些人在文学艺术方面还颇有造诣。随着明代出版业的繁荣,太监也参与到刻书活动中,这就使宦官又具有了出版者的身份。目前学界对明代宦官刻书已有所关注,但还缺乏系
学位
日本古籍刊本术语是伴随着出版活动出现的,总体上反映着当时的出版状况。日本的刊本术语是在吸收中国刊本术语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随着自身出版活动的发展而不断扩充,最终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刊本术语体系。而这个庞大的刊本术语体系,反映了出版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观察日本出版文化的窗口。本文旨在从日本的刊本术语出发,对其进行分类梳理,考证其含义、来源及演变,从而体现日本不同时代的出版面貌。同时引入中国的刊本术语进
学位
阎连科的“耙耧系列”是其小说的代表系列,比起前几个系列,作者更加注重对于文本的虚构化处理,从而追求一种精神的超越,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可能性世界”。  本文以伊瑟尔的虚构理论为支撑对阎连科小说中的虚构性进行研究。论文第一章对虚构性及虚构理论进行了讨论和梳理。在西方文学理论史中,“文学虚构”的概念是变动不居的,比较典型的是认识论与语言论的观点。沃尔夫冈·伊瑟尔在后现代主义的背景之下,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
学位
在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中,探讨作家描述自然事物时,多涉及“心”及“物”的关系问题。“心物”关系作为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典型问题,揭示了客观外在世界与内在心理之间的规律。刘勰指出,文艺创作需要作家之“心”与自然之“物”相互交融汇通。这种“心物”关系,王元化先生总结为“心物交融”说。刘勰的“心物交融”说,要求准确地图摹自然事物的本真面貌,阐明文章写作是作家眼观万物、深思熟虑,以文辞呈现情志的过程。这与梅洛·
学位
“河流”意象是莫言“高密东北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贯穿莫言小说创作历程的重要意象之一。莫言在各类访谈和演讲中也多次提到了河流之于自己的故乡和自己创作的重要意义。因此,对莫言小说创作中的“河流”意象进行系统性的解读与研究,有助于推动莫言意象系统的研究,也有助于推动莫言小说再解读。  目前学术界对于莫言小说创作中“河流”意象的系统性研究较少,基于研究现状的不足,本文将通过文本细读、统筹整理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