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但具有侵袭与转移生物学行为的妇科疾病。调查表明,30-40岁妇女的患病率约为25%,且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30%-50%合并不孕。尽管有包括手术在内的多种方法可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但结果却并不满意,无论经过何种治疗,其5年内的复发率均在40%以上。究其原因,乃是该疾病的病因学和病理发生学尚未完全阐明,治疗的针对性不强。小鼠单克隆非特异性抑制因子-β(mouse monoclonal nonspecific suppresor factor beta, MNSF-β)最初被发现是由伴刀豆蛋白A活化的小鼠T细胞杂交瘤所产生的一种具有非特异性抑制免疫反应作用的淋巴因子,它能抑制脂多糖诱导的B细胞产生抗体的活性、抑制有丝分裂原活化的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抑制IL-4的分泌和Th2细胞的产生,以及抑制小鼠源的各种肿瘤细胞的分化。MNSF-β是否参与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发生发展是本课题要回答的问题。目的:检测小鼠单克隆非特异性抑制因子-β(MNSF-β)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在位内膜组织中MNSF-β的表达与不同的月经周期之间的关系,探讨MNSF-β在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及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4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标本为实验组,以14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子宫内膜标本为对照组。采用RT-PCR方法检测MNSF-βmRNA的相对表达。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中MNSF-β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严重程度及月经周期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MNSF-β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1) RT-PCR结果:实验组异位内膜中MNSF-β表达相对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在位内膜水平(t=-6.519,P<0.01);实验组的异位内膜,中、重度组与轻度组的差别有显著性(t=-2.602,P<0.01);实验组异位内膜和对照组在位内膜的增殖期和分泌期比较,MNSF-β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异位内膜增殖期、分泌期与对照组在位内膜增殖期、分泌期在位内膜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t增殖期=-4.647,t分泌期=-3.251,P<0.01)(2) Western blot结果:实验组异位内膜中MNSF-β蛋白表达相对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在位内膜水平(t=-4.407,P<0.01);实验组的异位内膜,中、重度组与轻度组的差别有显著性(t=-3.170,P<0.01);实验组异位内膜和对照组在位内膜的增殖期和分泌期比较,MNSF-β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异位内膜增殖期、分泌期与对照组在位内膜增殖期、分泌期在位内膜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t增殖期-4.640,t分泌期=-5.736,P<0.01)。结论:(1)在EMs中MNSF-β蛋白的表达显著性下降,提示在异位内膜中MNSF-β基因的表达被下调,MNSF-β缺失状态使异位内膜细胞的侵袭能力增强。(2)MNSF-β表达降低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提示我们上调MNSF-β的表达成为EMs治疗方法的研究和新的治疗EMs药物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为EMs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