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可靠的慢病居家康复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为我国慢病居家康复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抽取山东省济南市3所社区和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家庭医生、康复师、医生及护士作为访谈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依据“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式,将收集到的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整合文献回顾和质性访谈的结果,初步拟订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慢病居家康复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第一轮专家函询问卷。之后应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Delphi)对26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形成最终版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慢病居家康复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重要性赋值平均分配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1.通过质性访谈提炼出2个主题:慢病居家康复服务质量评价现状、慢病居家康复服务质量评价的关键指标。2.两轮Delphi专家函询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两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提出意见的比率分别为53.85%和30.77%,表明专家积极程度较高。两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0、0.883,表明专家权威性较高。两轮Kendall和谐系数分别为0.188、0.117,P<0.05,两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最终确定包含3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1 1 1个三级指标的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慢病居家康复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3.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二级指标的权重,一级指标权重:结构质量(0.2500)、过程质量(0.5000)、结果质量(0.2500);二级指标权重:人员配置(0.3592)、组织框架(0.2715)、环境(0.0599)、物资设备(0.1185)、政策制度(0.1908)、健康评估(0.1880)、康复计划(0.1520)、家庭护理操作(0.0986)、康复指导(0.1282)、随访(0.0545)、家庭参与(0.0795)、健康教育(0.1123)、常见慢病管理(0.0628)、医疗信息管理(0.0795)、转诊(0.0446)、康复效果评价(0.3231)、安全评价(0.2453)、医疗资源利用(0.1085)、满意度评价(0.1615)、社会和经济效益评价(0.1615)。应用专家重要性赋值平均分配法确定三级指标权重,应用乘积法确定二、三级指标组合权重。结论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法和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了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慢病居家康复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20项和三级指标111项。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重要性赋值平均分配法确定各层级指标的权重值。研究方法科学严谨、指标内容系统全面、研究结果合理可靠,可为慢病患者居家康复服务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慢病居家康复服务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