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资产的所有相关信息应当立即融入到证券价格中去,然而许多市场异象表明市场并非那么有效。行为金融学认为,在有限注意力的约束下,投资者不得不对注意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因而,未被关注到的信息不能立刻反映到市场中,这进而影响了股票的供需关系及价格走势。研究投资者在信息处理环节的局限性以及注意力驱动的交易行为,对于拓展行为金融理论、深入理解市场有效性十分重要。 通过综述国内外关于投资者关注度度量指标的改进及相关实证研究,可以发现,限于技术手段,国内已有文献或选用的关注度衡量指标不具代表性,或样本区间较短、样本空间局限,或数据频率低,得出的实证结论不具有普遍性。除此之外,前人的研究只局限于投资者关注对股票量价关系的影响,并未从微观层面剖析异质投资者在不同关注度下的交易动态。有鉴于此,本文利用爬虫技术获得日度百度指数,并以此为代理变量研究中国股市中投资者关注效应,在数据频率、样本选择和微观视角上比前人更进一步。 实证部分,本文首先以覆盖中国股市各大板块的指数为样本,以2011-2015年为区间,基于VAR等模型研究了大盘股和中小盘股的不同投资者关注效应,深入分析了吸引投资者关注的股指信号,并通过检验投资者关注对指数收益可预测性的影响窥探投资者关注在市场有效性方面的作用。结果显示,指数历史收益的值的变化是吸引投资者关注的特质信息,而投资者关注会削弱指数收益的可预测性,这意味着投资者关注的增加会使股票市场上被揭示的信息增多,进而增强市场有效性。 此外,本文首次从市场微观结构的视角,基于经关注度调整的EKOP模型,以沪深300股票为样本,利用高频数据研究了投资者关注的短期波动是如何影响股票交易动态的,并挖掘了其潜在机制。本文发现,高关注度状态下,知情交易和非知情交易均增多,但知情交易的增加不足以覆盖非知情交易订单流的增加,导致了PIN的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得到改善。同时,投资者关注对股票交易活跃度的影响是全方向的,以换手率等指标衡量的股票流动性显著增强,波动性风险也随之增加,而短期收益不受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