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篇论文的主题是关于创世记22章中“以撒被缚”叙事与保罗救赎论(Pauline Soteriology)的关联。这个论题成立,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宏观上第二圣殿时期“以撒被缚”叙事(经过犹太传统的不断诠释)在保罗思想中具有重要性,二是微观上在保罗书信中可以历史地证明存在对“以撒被缚”的引用。全文包括三个部分,绪论、三章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论文写作缘起、论题的研究价值、采用的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之处等。前期研究,对保罗之后直至当代的“以撒被缚”诠释现象回顾与反思,探讨了历史上一些典型的诠释并进行评价。另外,对于国内“以撒被缚”的研究情况进行简要评介。正文的第一章是关于保罗的犹太背景,由三节组成。第一节是关于保罗所身在的犹太传统背景。主要借鉴叙事进路研究第二圣殿犹太教的成果,建立保罗救赎论的叙事神学背景及释经传统背景。第二节是介绍保罗的叙事神学及释经实践,论证以色列的主导叙事是保罗思想背后的逻辑结构;保罗的革新处在于以基督为中心重新建构所继承的犹太传统。第三节是关于犹太传统中“以撒被缚”诠释范式的变化。通过建构“以撒被缚”故事在保罗之前(或同时期)的犹太传统中如何被重新诠释,笔者试图论证,“以撒被缚”的诠释经过与处境关联,经历了从亚伯拉罕的顺服美德(仍是并行的重要阅读取向)向以撒作为一个献祭中主动承担者的范型转换。正文第二章主要探讨《罗马书》中“以撒被缚”的“文本间回声”,由两节组成。第一节介绍了“文本间性”理论及新约学者海斯以“文本间性”观念来解读保罗书信。第二节,探讨以修正后的文本间回声理论为基础,来具体分析《罗马书》中的两处经文,历史地解读“以撒被缚”在《罗马书》中的回声。最后得出可能的结论:“以撒被缚”在犹太传统中的诠释(以撒作为一个献祭中主动承担者)成为影响保罗救赎论中解释耶稣受难和复活的重要叙事原型。正文第三章尝试结合前两章的研究成果,试着提出“以撒被缚”作为诠释保罗救赎论的范式之一的可能性。通过与献祭模式、司法模式比较,论证“以撒被缚”的犹太诠释传统可以成为诠释保罗救赎论的重要隐喻和支持范式。在这个范式下,献祭的语言、殉道神学等诠释模式,也都可以得到新的整合。结语部分,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关于保罗经典诠释实践的研究可能给今天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