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剩余污泥含水率高、易腐烂、有恶臭、含有大量寄生虫卵与病原微生物,若处置不当,会引起二次污染。同时,剩余污泥也是一种有效的生物资源,富含碳、氮、磷等元素。因而,对剩余污泥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回收污泥中有用物质,是污泥处理处置的主要方向。本文选用碱解-厌氧工艺处理剩余污泥,开展工艺研究,以便为碱解-厌氧的剩余污泥的减量和能源回收技术提供基础依据。厌氧产甲烷是一种有效的剩余污泥处理回收能源的方法,但反应周期长,产气率较低。为此,人们研发了许多预处理技术,其中碱解因其反应快、效果好、成本低等优势而受到关注,但碱解后的pH太高,不利于后续厌氧消化。为此,本文首先研究了传统碱处理中pH、污泥浓度、反应时间对碱解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碱解条件为:pH12.5,污泥浓度20g/L,反应时间为1h;在此条件下,污泥的SCOD达到7582.8mg/L,SCOD/TCOD为25.23%,TS去除率为28.79%,VS去除率为36.88%。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污泥的缓冲能力对碱解技术进行改进,提出了二级碱解新工艺。确定了二级碱解工艺条件为:碱解pH13.0,投加污泥与投加水的比例为1.75。通过连续循环试验确定了二级碱解的稳定性和效果。与传统碱解相比,二级碱解可减少单位污泥15.0%的秏碱量,且后续厌氧处理无需加酸调节pH;VS、TS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6.78%和25%,达到44.3%和33.5%,含水率降到88.6%,使污泥体积缩小了78%,二级碱解工艺具有显著优势。将二级碱解离心分离,采用接种颗粒污泥厌氧实验对上清液进行厌氧消化,探明了pH、颗粒污泥接种量对厌氧消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无需调节进水pH,接种率为60%;在此条件下,产气周期为11.9h,甲烷产率为0.26m3/kgVS。二级碱解—厌氧消化工艺具有反应周期短、甲烷产量高、管理操作简单等优点,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