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应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基本理论,充分利用研究区内丰富的地质和物探资料,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对新疆依油田百口泉地区白碱滩组和八道湾组地层及沉积相特征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对白碱滩组和八道湾组沉积相的展布和演化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百口泉地区白碱滩组和八道湾组层序地层学总体特征的深入剖析,对层序界面的细致识别,在划分了研究区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通过统一对比标志层,在研究区的目的层位白碱滩组和八道湾组共识别出1个二级层序界面、2个三级层序界面;划分出了3个三级层序,共7个体系域。研究区下侏罗统和上三叠统之间为平行不整合面,属于二级层序界面,同时它也是一个三级层序界面。而在八道湾组三段的两个砂层组之间又可识别出1个三级层序界面,故研究目的层共识别出2个三级层序界面,可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其中层序Ⅰ包括低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层序Ⅱ也包括低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层序Ⅲ包括八道湾组上部的低位体系域和三工河组下部的水进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在仔细研究测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选取了一系列对比标志层,对比过程中始终牢牢把握标志层这个主线,在不同级别标志层控制之下逐级对比。研究区目的层位的一级标志层有三个,分别是白碱滩组(T3b)的底界面、白碱滩组的顶界面和八道湾组(J1b)的顶界面。研究区目的层位共识别出四个二级标志层,分别是白碱滩组一段(T3b1)与二段(T3b2)的分界面、白碱滩组二段与三段(T3b3)的分界面、八道湾组一段(J1b1)与二段(J1b2)的分界面、八道湾组二段与三段(J1b3)的分界面。研究区八道湾组发育一个三级标志层,为八道湾组三段第一砂层组(J1b31)与第二砂层组(J1b32)之间的分界面。通过对9口井、240.7m岩芯的详细观察、描述,结合64口井的录井、测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充分消化前人在本区的研究成果,在运用经典沉积学理论的同时,充分运用现代测试和分析手段,对百口泉地区三叠系上统白碱滩组和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的沉积相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其沉积相有了清楚的认识。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百口泉地区三叠系上统白碱滩组属扇三角洲及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属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沉积。并对沉积微相类型与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共识别出3种相: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湖泊相;7种亚相: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三角洲亚相、浅湖亚相、半深湖—深湖亚相;15种微相:扇三角洲分流河道、扇三角洲河漫沼泽、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扇三角洲河口砂坝、扇三角洲支流间湾、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辫状河三角洲河漫沼泽、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辫状河三角洲河口砂坝、辫状河三角洲支流间湾、辫状河三角洲远砂坝、辫状河三角洲前三角洲泥、浅湖砂坝、浅湖泥及半深湖—深湖微相。通过控制全区的15条沉积相联井剖面图,清楚地展现了沉积相的纵横向分布情况及变化特征。8条近东西向、7条近南北向沉积相联井剖面显示的总趋势,以及通过进一步对百口泉地区白碱滩组和八道湾组各段沉积相展布和演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编绘出的各时期的沉积相平面图,认为在三叠系上统白碱滩组T3b1沉积早—中期,百口泉地区为盆地西北缘最大湖侵期,区域气候由半潮湿向潮湿转变,百口泉地区水体主体较深,发育由细粒的半深湖—深湖泥为主的半深湖—深湖亚相沉积;T3b2沉积时期,湖平面下降,研究区由浅湖至半深湖—深湖沉积环境变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环境,形成了白碱滩组二段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T3b3沉积时期,湖平面继续下降,白碱滩组三段主要为扇三角洲相,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晚三叠世白碱滩组沉积之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大面积抬升,地层遭到剥蚀。由于此次抬升具有掀斜性质,越向西北盆地边缘方向,抬升越剧烈,剥蚀也越强烈。在这个南东倾的古地形斜坡上,开始了八道湾组沉积。初期只在古地形低部位接受沉积,然后逐步向上超覆。八道湾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由于气候潮湿,这里的扇三角洲属于湿地型,因而不发育泥石流沉积。J1b2沉积时期,湖平面进一步上升,陆上部分的面积有所减小,沉积范围进一步扩大,继续向上方超覆;J1b32沉积时期,以砂砾岩为主的粗粒沉积物供给不断减少,沉积物供给以中砂岩、细砂岩为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J1b31沉积时期,湖平面有所下降,入湖河流下切能力增强,产生河流回春现象。J1b31沉积时期,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与J1b32沉积时期比较,J1b31沉积时期三角洲平原亚相面积明显增大,而沉积物粒度进一步变细,扇三角洲消失,河漫沼泽所占比例也明显增多,研究区趋于准平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