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抑郁状况;研究心理社会因素与支气管哮喘伴发抑郁的关系;寻找影响支气管哮喘伴发抑郁的关键因素,探讨支气管哮喘伴发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为哮喘患者制定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从而有的放矢地预防、治疗和控制哮喘,提高哮喘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对明确诊断并住院治疗的21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评抑郁量表(SDS)、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Revised(NEO-PI-R)、自动思维问卷(ATQ)、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了调查,同时测量了这216名哮喘患者的呼吸峰流速值(PEF)。对收集到的数据运用SPSS11.5和Amos4.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结果:216名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有抑郁情绪的106例,其中轻度抑郁60例,中度抑郁32例,重度抑郁14例:抑郁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明显低于非抑郁组:不同学历、不同职业、不同病情和不同经济收入的哮喘患者抑郁严重程度差异显著;抑郁组与非抑郁组人格的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和公正严谨性差异显著,人格的神经质、外向性和公正严谨性与抑郁呈显著相关;哮喘患者的人格特征与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相关显著;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哮喘患者的自动思维和功能失调性态度有显著差异,而且自动思维和功能失调性态度与抑郁呈显著相关;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的应对方式差异显著,与抑郁程度呈显著相关: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差异显著,与患者的抑郁程度呈显著相关;在影响抑郁的路径中,有6条直接和7条间接的显著路径,其中,对哮喘患者伴发抑郁影响最大的是人格的神经质,它对抑郁的作用,除了有直接的影响外,还通过客观支持、消极应对、自动思维和功能失调性态度对抑郁起到间接的影响作用。结论:1、被调查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49.1%;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病情和不同经济收入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抑郁程度存在显著差异。2、抑郁组比非抑郁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显著低下。3、支气管哮喘伴发抑郁患者有其独特的人格特征,神经质和公正严谨性是影响支气管哮喘伴发抑郁的关键因素;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人格特征影响其认知、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4、支气管哮喘伴发抑郁患者拥有更多的负性自动思维和功能失调态度。5、抑郁组哮喘患者倾向于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非抑郁组哮喘患者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对方式是支气管哮喘患者人格与抑郁之间重要的中介因素。6、抑郁组哮喘患者比非抑郁组哮喘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低;社会支持对患者伴发抑郁情绪起到缓冲的作用:社会支持影响哮喘患者的应对方式。7、在人格、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经济收入中,人格是预测支气管哮喘伴发抑郁的最关键的因素。8、建议在哮喘综合干预中,加大对抑郁情绪的干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