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长学制教育自1981年建立发展至今已有18年。目前的中医长学制教育只有七年制一种,它的培养模式在不断的探索中已逐渐发展成熟,并已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我国中医药事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专门人才。但随着教育大环境的转变,人才市场的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不断的提高,中医长学制现行的培养模式也出现了一些不符合临床人才要求的问题,仍有待不断的调整完善。2004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设立《中医学专业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课题,旨在探索和完善这一系列的问题。本研究即为此课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培养目标是培养方案确立的根本,在整个教学计划中起主导作用,只有培养目标的明确确立,才能使整个培养方案顺利进行,使整个培养模式合理确立,故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即主要针对中医学长学制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进行分析,明确中医长学制人才培养的目标,以服务于完善中医长学制的培养模式为最终目标。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目标评价模式等方法,对培养目标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对长学制与中短学制、研究生教育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以区分他们之间的不同,找出长学制的特点及其教育形式的意义。长学制中医教育秉承了“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教育理念,其培养模式紧扣教育理念而设定。其次,是本文的主体,在对中医长学制教育特点研究的基础上,以突显长学制的优势和中医长学制的特色为依据,以对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四所中医药大学走访所得为基本数据,对目前中医学长学制的培养目标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对培养目标的分析主要以四所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为资料,分析其共同的特点及不足之处;之后对培养目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即培养制度、培养过程以及教育测量与评价三个重要方面。本研究认为目前长学制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中体现了明确的教育理念,实现了培养阶段有机结合,注重基础宽厚,注重临床,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但也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培养目标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同时由于培养目标的不足导致其他方面还出现了课程设置欠合理,临床时间不足,学制尚需讨论,教材不全面等问题。最后的讨论与建议,总结了中医学长学制培养目标的尚待改进的方面。在培养目标方面,认为目前的分级不明确,较为笼统,内容不具体、不全面,可操作性不强,教育层次不明显,方向特色或不突出或过于突出,缺少指导性文件标准。培养目标相关要素中,培养制度方面,认为仍不完善,并缺乏独立的管理部门及人才;专业设置方面,下设方向不完善,方向横向定位不清晰,专业方向名称不规范;课程体系方面,课程衔接不连贯,课程设置方向课较少;教材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陈旧;培养途径尚待考虑;教育测量与评价机制欠缺。针对问题,本文给出了对培养目标的一些调整建议: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中医药人才;重视对能力的培养;促进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及可操作性;教育思维方式大胆创新;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结合自身情况,强调特色;制度保障,确保落实;深化课程改革;示范导向。文章的结尾部分,说明目前的中医长学制培养的教育理念是明确的,而目前的中医七年制培养模式并不能达到在此教育理念下建立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因而,在遵循长学制教育的内在发展要求和外部大环境的变化的趋势下,参考西医的八年制长学制教育的培养模式,结合中医教育的特点,本文大胆设想,提出了一种新的中医长学制教育模式,即八年制的中医长学制教育模式,此处也为本文的重要创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