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小儿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MRI与1H-MRS表现。
方法:选择经骨髓穿刺或活检证实的小儿常见血液病35例,均为初发,其中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2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简称再障)6例,其它长期贫血小儿3例:包括地中海贫血(mediteraneananemia,MA)2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hemolyticanemia,AIHA)1例。同时选择年龄匹配的30例正常小儿作为对照组。全部均行腰椎、髂骨、双侧股骨上端骨髓MRI及1H-MRS检查。MRI检查使用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自旋回波(spineecho,SE)序列T1加权像(T1WI)、快速自旋回波(turbospin-echo,TSE)T2加权像(T2WI)、梯度回波(gradientecho,GRE)T2加权像(T2*WI),短时反转恢复(shorttimeinvertion,STIR)序列、以及1H-MRS检查。将急性白血病定为白血病组,再生障碍性贫血定为再障组,长期贫血定为其它贫血组。分析各组椎体及骨盆的骨髓信号及波谱特征。脊椎、髂骨1H-MRS主要分为2部分,即来源于红骨髓的水信号及黄骨髓的脂肪信号。计算每个感兴趣区脂肪与水的波谱波峰下面积比率(lipid-water-ratio,LWR),再得出脂肪相对含量(fatfraction)记为FF%,其计算公式为:FF%=[LWR/(LWR+1)]×100%。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白血病组、再障组、其它长期贫血组的骨髓感兴趣区ROI脂肪含量FF%值,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别有显著性,P<0.001为差别有高度显著性。
结果:1.MRI平扫表现:30例正常小儿骨髓表现为T1WI呈斑点或斑片状高信号,T2WI呈均匀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呈环形稍高信号。26例初发急性白血病及3例其它长期贫血患儿骨髓MRI均表现为T1WI均匀低信号,T2WI均匀等信号,SITR不均匀高信号;其骨髓涂片显示骨髓增生活跃。6例再障骨髓T1WI信号显著升高为3种类型,均匀型2例,灶型2例,不均匀型2例,STIR信号显著降低;其骨髓涂片显示骨髓增生低下。
2.1H-MRS表现:正常小儿骨髓表现为水峰高耸,脂峰低平(L4椎体FF%值为28.46±8.44%,左侧髂骨FF%值为44.74±12.45%),并且随着年龄增大,水峰逐渐降低,脂峰逐渐升高,即FF%值逐渐增大;此外,对于同一受检者,其左侧髂骨的FF%值均高于L4椎体。26例初发急性白血病及3例其它长期贫血患儿骨髓水峰明显高耸,脂峰消失(急性白血病:L4椎体FF%值为0%,左侧髂骨的FF%值为2.11±5.14%;其它长期贫血:L4椎体FF%值为3.45±2.29%,左侧髂骨FF%值为3.73±0.40%);6例再障骨髓脂峰高耸,水峰低平(L4椎体FF%值为69.27±27.83%,左侧髂骨FF%值为81.57±27.97%)。用SPSS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白血病组与再障组、其它长期贫血组的骨髓感兴趣区ROI脂肪含量FF%值,检验标准为P=0.05。所有疾病组与正常组均有显著差异(P<0.001);白血病组与再障组,贫血组与再障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白血病组与贫血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小儿白血病、再障、其它长期贫血等的骨髓MRI及1H-MRS表现与正常小儿不同。骨髓增生活跃时,MRI及1H-MRS显示肪信号降低,脂峰下降,水峰增高;骨髓增生低下时,显示脂肪信号增高,脂峰升高,水峰下降。因此,骨髓MRI及1H-MRS有可能作为评价小儿常见血液病的骨髓增生状态的无创伤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