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学中的“冲淡”美与“平淡”美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9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冲淡”美和“平淡”美是中国古典美学史上两个重要的范畴。最初,二者都不是用在诗歌批评领域,而是用于人物品评。“冲淡”一词最早见于《晋书·杜夷传》,直到唐代皎然才把它运用到诗论中,后来又有司空图把“冲淡”列为《二十四诗品》第二品。“平淡”最早出现在《人物志》,及至钟嵘在《诗品》里写下“……始变永嘉平淡之体……”后,也才用于诗歌批评。“冲淡”和“平淡”只有一字之差,很多著作都把二者视为彼此可以替代的诗论术语。的确,它们二者有相同的部分。二者在审美取向上都归属于“淡”美这一路;其次,在文化取向上以庄禅,特别是以禅宗为依凭;再次,在创作取向上以陶诗为标榜。“冲淡”美主要表现在中唐诗论和诗人创作中,如王维、司空图、韦苏州。“平淡”美作为宋诗的主要特征已是定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人当推梅圣俞、苏黄。“冲淡”和“平淡”有交集,但是二者还有不同的地方。第一,二者在美学意义上不同。从审美特征上看,“冲淡”美表现为灵动飘逸和柔美;“平淡”美则是平易、枯淡、老健。从诗人主体情感角度来看,“冲淡”美之主体表现出超逸、高洁的情感力量;而“平淡”美之主体情感则是内敛的、泰然的。从诗歌境界开拓上来讲,“冲淡”美有丰富、悠远的意境;而“平淡”的宋诗,其意境却不甚明朗。第二,社会审美趣味不同。中唐诗人尚“冲淡”,他们的审美情趣表现在自然景象上,而宋人则聚集于书斋的人文意象。第三,二者的创作方法不同。“冲淡”美多用直寻,不以力致之;“平淡”美是为造语,非以力不能致之。二者是既有亲缘关系,又各具特点。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以中药艾纳香作为模型药物,采用热熔法制备栓剂,作用于阴道,通过局部作用使药物达到患处,快速发挥药效,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了首关效应,降低了副作用,以治疗妇科炎症
期刊
内幕交易作为证券市场三大害之一,是各国证券法所严厉打击的对象。但内幕交易隐蔽性强、举证困难,常常使内幕交易人逍遥法外。作为内幕交易预防机制的短线交易归入制度应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