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受体α和β、孕激素受体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j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雌激素受体α和孕激素受体常在胃癌中有表达,新近发现的雌激素受体β在胃癌中有更高的表达阳性率。本研究旨在探讨雌激素受体α和β、孕激素受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为临床进行内分泌治疗和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PictureTM—PV6000是一种较新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技术,其用辣根过氧化物酶直接标记二抗的Fab段。运用PictureTM—PV6000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和β、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雌激素受体α和孕激素受体阳性染色只在细胞核内,雌激素受体β主要表达在细胞核内,个别以胞质中表达为主。雌激素受体α和孕激素受体在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3%和29.2%,而癌旁组织均无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1),雌激素受体β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8%和72.9%,无显著性差异(P>0.05)。孕激素受体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α有高度相关性(P<0.01),而与雌激素受体β没有相关性(P>0.05)。雌激素受体α和β、孕激素受体三者共同表达阳性率18.75%,明显高于雌激素受体α/孕激素受体(2.08%)或雌激素受体β/孕激素受体(6.25%)两者共表达(P<0.01)。雌激素受体α在Borrmann分型Ⅲ+Ⅳ型(浸润型癌)中阳性率42.4%,显著高于BorrmannⅠ+Ⅱ型(局限型癌)的13.3%(P<0.05);有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的阳性率分别为43.75%和61.5%,显著高于无转移的12.5%和22.8%(P<0.05);孕激素受体在以上三种指标中虽然阳性率有较大差别,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受体α和孕激素受体在印戒细胞癌、粘液腺癌、低分化腺癌等分化低的胃癌中表达较高,在中、高分化胃癌中表达较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和浸润深度没有明显相关性。雌激素受体β与所有临床病理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雌激素受体α和β及孕激素受体在胃癌中均有表达,以雌激素受体β表达占优势。雌激素受体α在胃癌中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有显著增加并与胃癌Borrmann分型、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相关。雌激素受体α和β及孕激素受体阳性胃癌是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可以进行内分泌治疗,并应针对雌激素受体α和β的不同表达选择药物。
其他文献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背景神经纤维瘤是一种起源于周围神经的良性肿瘤,由来源于神经鞘的细胞和来源于神经结缔组织的成纤维细胞组成。神经纤维瘤分为单发性及多发性。单发性神经纤维瘤较罕见,可发生于周围神经的任何部位;后者又称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是一种具有显性遗传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所有部位,包括周围或中枢神经系统、皮肤、肌肉、骨骼及内脏等部位。神经纤维瘤的病理分型包括经典型、黏液样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体外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药物敏感性,能否引起凋亡,并对其引起凋亡的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奥沙利铂与A549共同作用24、36、48h,MTT法观察奥沙利铂
"一带一路"战略对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与物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物流业发展非常快,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国际物流发展不够理想,如基础设施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驱动的快速刀具直线伺服系统,在受到外部干扰时,系统参数发生变化,影响系统对参考信号的跟踪问题,本文设计了自适应滑模位置控制器和伪微分前馈反馈控制
肺结节病是原因不明的变态反应疾病。病理改变为非干酪性肉芽肿,可侵犯全身各器官,肺门、纵隔淋巴结及肺实质受累最为常见,约占90%以上。由于该病初期发病隐匿,症状不明显,病
水黄皮(Millettia pinnata)为豆科(Leguminosae)崖豆藤属(Millettia)植物,因其种子具有较高含量的非食用油脂而成为生物柴油的潜在原料树种。培育具有商业应用价值的水黄皮品
中国高速增长,基础是企业的高速增长,企业的高速增长很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变化,没有这个变革中国就没有现在的增长。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变革其没有完成,刚刚开始。 The ra
本篇翻译实践报告,语料选自Loving Day(《充满爱的日子》)的第一章到第四章,译者完成了两万字的翻译实践任务。该半自传体小说是现代作家马特·约翰逊的作品,因其幽默、热烈
环境暴露和职业接触镉,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近几年来一些文献报道了镉引起肝毒性和肾毒性的分子机制以及干预方法,但关于镉免疫毒性的报道却不多,尤其是镉在非致死剂量下的免疫毒性和作用机制并不知晓。因此,本文通过研究镉对小鼠脾脏及其原代细胞免疫激活的作用,阐明镉抑制免疫功能的分子机制。本文以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干扰素γ(inter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