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谥文正,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以及教育家。作为政治家,他为政一方,造福乡里,立身朝堂,直言敢谏,不畏权势,心忧天下,主持庆历新政,整肃吏治。作为军事家,他临危受命,选拔优秀军事人才,制定正确的军事战略,挽国家于危急时刻。作为文学家,范仲淹倡导文学改革,他不仅积极选拔举荐人才,而且在主持应天府书院及后来担任考官时极力推广文学改革,并以身作则,写出了大量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如《岳阳楼记》,其经典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仅是他的立身写照,也是激励士人情怀的千古名句。然而,作为教育家的范仲淹却往往被人忽视,其教育行为常常被归到其政绩里面。范仲淹一生执着于教育,重视学校教育,他认为通过学校教育可以培养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教育改革可以改变士风,进而可以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不管是就职地方,还是戍边西北,或者是执政朝堂,甚至是丁忧还乡,范仲淹始终没有放下教育。他不但积极兴建地方学校,延聘名儒讲学,而且还亲自执教,并根据自己的实践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革。范仲淹一生重视教育,并身体力行推进教育的发展。范仲淹的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与其政治活动密不可分,范仲淹的教育家身份往往被其绚烂夺目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身份所掩盖,甚至在诸多中国教育史著作中难以查到范仲淹的名字,需要从中一点点梳理出来。本文以范仲淹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和历史研究法,系统梳理范仲淹一生的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本文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缘由与意义,现阶段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创新等问题。第二部分从范仲淹所生活的北宋社会背景以及范仲淹个人成长以及性格因素阐述范仲淹教育改革思想形成的背景。第三部分详细阐述范仲淹教育改革思想的三方面内容:学校教育改革的作用、目的和内容,科举改革的建议、以及教师素质。第四部分系统梳理与总结范仲淹教育改革的实践历程:兴办地方学校,主要列举了其从政初期的兴化兴学,地位崇高、声名显赫时的苏州兴学,戍边时的邠州兴学,以及庆历改革失败、处于人生低谷期的延州兴学;执掌应天府书院,概括了应天府书院的发展历程,范仲淹与应天府书院的关系,以及范仲淹在书院进行的改革;庆历兴学则是范仲淹一生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的集中体现,在庆历兴学中,范仲淹不仅在各地方提倡兴办地方官学,而且整顿了太学,提出了改革科举的具体措施;范仲淹最值得称道并具有开创意义的就是创办了范氏义学,使义学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开始推广,并延续八百多年。第五部分对范仲淹教育改革在北宋的影响作出分析,并说明其仍有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