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广泛阅读和学习者词汇量积累之间关系的关注旨在阐明词汇附带习得的可能性,为学习者指出新的学习途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Laufer和Hulstijn从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提出了“投入量假设”,他们认为附带性词汇习得效率的高低和任务中“投入量”的大小有很大的相关性;而且提出“投入量”由“需要”、“搜索”和“评估”三部分组成并得以衡量。“投入量假设”为探讨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研究提供了量化的依据和新的视角。本文以“投入量假设”为理论框架,以已掌握附带习得产生所需基本词汇量的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并收集6组学习者在不同“投入量”阅读任务中的词汇习得效果,旨在检验和评价“投入量假设”。研究不仅通过平均数和方差分析从整体上去探讨不同任务“投入量”所带来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而且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去验证三个部分的各自作用,比较得出其相对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数据基本支持“投入量假设”,词汇在“投入量”大的阅读任务中比在“投入量”小的阅读任务中的习得效果好。“需要”、“搜索”和“评估”三个部分在构成“投入量”大小和在词汇习得效果上的作用上都得到了证实,在预测二语词汇附带习得效果时不能将其中任何一部份忽略。三个部分在影响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总的说来,“评估”的作用最明显,“需要”次之,“搜索”的影响最弱;并且当“评估”以强形式出现时,作用最为明显,可以依此准确推断学生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指出“投入量”理论可以在“需要”“搜索”强弱形式的断定上更加量化和具体;提出可从每个词中“投入量”大小而非仅从任务中“投入量”大小的角度上去建立和评价该理论。最后本文提出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中运用词汇附带习得,可根据“投入量”的不同来预测教学结果或根据不同教学期望反向选取“投入量”任务等教学启示。今后的研究可在“需要”强弱形式,“搜索”的其它表现方式如电子辞典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以求更加有效地预测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