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hUMSCs在体外诱导为胰岛前体细胞后治疗T1D大鼠的效果。 方法: 1.分离、培养及鉴定hUMSCs;2.取第4代hUMSCs采用分阶段联合诱导方法诱导并观察诱导后细胞形态变化;3.分别取诱导后第7d、14d和21d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Ngn3、胰岛素和Maf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诱导后第7d、14d和21d细胞MafA和Glut2蛋白表达;4.选择正常雄性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诱导细胞组、干细胞组、模型组和正常组,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余均给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T1D模型;5.将经CM-DIL标记的胰岛前体细胞移植到糖尿病大鼠胰腺被膜下,实验周期为60天,分为2W、4W、6W、8W四个时间段,观察各组血糖和体重变化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胰岛形态;Western-blot法检测各时期各组MafA表达改变;分析移植后MafA和大鼠血糖相关性;分析MafA在干细胞组和诱导细胞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性。 结果: 1.成功分离培养出hUMSCs,诱导后细胞形态宽大、出现集落;2.免疫荧光技术检测Ngn3、胰岛素和MafA蛋白均为阳性表达;Western-blot检测诱导后细胞MafA在正常组和7d时几乎无表达,14d和21d组稍增高,Glut2在7d增高,14d时达高峰,21天时稍弱;3.共有38只大鼠成模,实验组大鼠血糖于第7天时升高;细胞移植后,干细胞组和诱导细胞组血糖均不同程度下降,但诱导细胞组降低更明显,模型组仍维持在高血糖状态;模型组体重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呈现持续降低,诱导细胞组和干细胞组体重均在第4周后呈升高趋势;4. Western-blot法显示移植后各组均能检测到MafA表达且均呈升高趋势,干细胞组在第6W时明显升高,诱导细胞组在第4W时明显升高;移植后MafA和血糖相关性两组均呈负性相关;MafA在干细胞组和诱导细胞组之间的表达无差异性。 结论: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微环境下诱导可诱导分化为胰岛前体细胞,干细胞和胰岛前体细胞移植后对T1D鼠有降血糖和升高体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