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PSPH)的诊断及临床指导价值,并与肝炎后门静脉高压胃周侧支循环进行对比。方法:对疑有胰腺疾病患者214例以及肝炎后门静脉高压患者40例,使用16排探测器螺旋CT机(GE Lightspeed 16 CT 99OCO机型)行上腹部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250mA;螺距1.375:1,矩阵512×512,层厚10mm。扫描范围从膈顶至髂嵴水平。患者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给予非离子型对比剂80ml,流速3ml/s,其中71例患者行三期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183例行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分别为注药后30s、55s、5min扫描。所有疑有胰腺疾病患者增强图像均行0.625mm薄层重建,薄层重建图像传入GE AW 4.2工作站进行后处理,主要采用MPR、MIP、VRT等图像后处理技术,将显示脾胃区静脉高压而门静脉主干正常的患者做为病例组,共有27例,以40例肝炎后门静脉高压患者做为对照组,并将两者胃周静脉曲张的原始图像作对比研究,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7例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患者中,原始横轴位CT扫描图像上胃周静脉曲张中显示胃冠状静脉曲张(CGV)的有12例,占44%;显示胃短静脉曲张(SGV)的有22例,占80%;显示胃网膜静脉曲张(GEV)的有23例,占85%;显示胃底静脉(GBV)曲张的有20例,占74%;食管下端静脉曲张(EV)的有4例,占15%;显示脾肾静脉(SKV)曲张的有25例,占93%。薄层扫描及重组图像上上述血管的显示率分别为52%、89%、89%、78%、19%、96%。另外原始图像上显示胃结肠干(GCT)曲张的有9例,占30%,薄层图像上显示有14例,占52%。其中2例患者除有脾静脉阻塞,同时合并肠系膜上静脉阻塞,其间接征象是它的一些主要属支的曲张,包括胃结肠干、胃网膜右静脉、胰十二指肠前上静脉、结肠右上静脉、结肠中静脉,MSCT上主要表现为在胰腺钩突前方和结肠系膜上曲张的条状血管影;1例胰腺尾部癌患者脾动静脉均受累,脾动脉血供减少而使脾缺血,最终导致脾脏梗塞。40例肝炎后门静脉高压患者中,原始图像上上述胃周曲张静脉的显示率分别为100%、25%、17%、100%、100%、93%。两组相比,PSPH组中EV、GBV、CGV曲张率显著低于PH组(P< 0.005、< 0.05、< 0.025),而PSPH组中SGV及GEV曲张率显著高于PH组(P均< 0.005), SKV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显示两种疾病周围静脉曲张分布状况明显不同。结论: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诊断PSPH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能很好地从不同方位显示PSPH侧支循环血管,对PSPH患者的手术方式具有临床指导价值。并且MSCT显示PSPH胃周曲张静脉的分布与PH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可以与PH进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