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建国初期到现在,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纵观其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在进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由于目前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其实效性不高。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还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其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素质和未来,关系到我们能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为它可以保证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可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可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稳固党的执政地位。从建国初期到现在,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初步奠定阶段、曲折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但是目前当今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管理理念、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和高校管理等方面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导致其实效性不高,因此我们必须对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研究发现借鉴儒家教育思想是解决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高的一种重要路径支持,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作用。儒家的德育思想即儒家教育观,其主要内容就是关于如何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协调个人与行业的关系以及如何协调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儒家的德育思想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典型的民族性和一定的继承性。儒家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知行统一这三种方法。其中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是儒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建立在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的基础之上,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来实施不同的教育,要通过对学生的言论、日常行为进行观察,来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有教无类是儒家又一重要的教育方法,其理论基础是孔子的“仁”的思想,中庸是其道德基础,人性论是其心理依据。知行统一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学以致用、学贵习性和知行结合三个方面,既注重理论的指导作用也非常注重实践的作用。儒家的义利观主要强调个人对社会的服从和奉献,从古到今儒家义利观经历了三次变化:古代重义轻利,到了鸦片战争以后,我国被动地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重义和重利进行矛盾转换。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受到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观念的影响,开始重利轻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德治经济”,因此人们开始主张义利并重。儒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借鉴儒家教育思想呢?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借鉴儒家的德育思想,主要用来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和学生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对儒家教育方法的借鉴,主要是借鉴儒家的因材施教方法、有教无类方法和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儒家义利观的借鉴的宗旨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做到为百姓谋利益。通过对儒家教育思想的借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