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表明Valsalve动作能增加右颈内静脉横截面积、有利于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但是全麻患者通过给予气道正压模拟Valsalve动作能否同样取得很好的效果,尚未见报道。因此,本实验主要研究气道正压对全麻患者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影响,并探讨合适气道正压。方法:240例全麻下进行超声引导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随机分成四组(n=60):A组、B组、C组和D组。所有患者均去枕平卧、Trendelenburg体位和头左侧偏转30°体位,于环状软骨平面穿刺。A组、B组、C组和D组患者在手控呼吸模式下通过挤压呼吸囊使气道压力维持在0cmH2O、15cmH2O、20 cmH2O和25 cmH2O水平施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记录四组患者气道加压前后右颈内静脉横截面积和中心静脉压力变化情况;记录四组患者试穿次数、穿刺置管时间、穿刺针进针过程血液回抽通畅例数、穿刺针进入深度等;记录气道正压前和气道正压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记录穿刺置管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C组和D组给予气道正压后横截面积比A组明显增加(P<0.01);C组和D组给予气道正压后横截面积比B组明显增加(P<0.01);D组给予气道正压后横截面积比C组明显增加(P<0.05)。B组、C组和D组给予气道正压后中心静脉压比A组明显增加(P<0.01);C组和D组给予气道正压后中心静脉压比B组明显增加(P<0.01);D组给予气道正压后中心静脉压比C组明显增加(P<0.01);B组、C组和D组给予气道正压后穿刺针进入深度比A组明显缩短(P<0.01);C组和D组给予气道正压后穿刺针进入深度比B组明显缩短(P<0.01);C组和D组在30秒内成功完成穿刺置管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C组和D组试穿一次成功完成穿刺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B组、C组和D组在进针过程中回抽血液通畅率明显高于A组(P<0.01);C组和D组在进针过程中回抽血液通畅率明显高于B组(P<0.01);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但D组局部血肿发生率比其余三组明显增高(P<0.01);C组和D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和P<0.01);D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C组和D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和P<0.01);D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结论:一定范围内气道正压能明显增加全麻患者右颈内静脉环状软骨水平横截面积和中心静脉压,且随着气道压力的增加逐渐增加;当气道压力增加至20cmH20时,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间、进针深度缩短,穿刺次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且对循环影响小,为合适气道正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