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主流文化的充斥下,地域文化地位日渐降低,而由于其在教育领域没有明显的直接效益,地位更加令人堪忧。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地域文化对教育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名师作为教师队伍的佼佼者,在教育中发挥着示范、辐射和引导作用。因此,名师对地域文化的关注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地域文化在教育领域的地位,并且名师的地域文化水平能够直接影响普通教师和学生的地域文化水平。因此,建构名师地域文化意义重大且迫在眉睫。本研究采用问卷的方式,对八个地区十二所中小学的名师地域文化水平现状进行了调查,并结合文化维度理论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探究造成此种结果的原因,并寻求建构名师地域文化的策略。本研究的研究工具基于文化理论而编制,将地域文化分为认知、情感、价值观、规范、行为等五个方面,试图以动态眼光、从多角度分析名师地域文化,从而探究影响名师地域文化水平的因素,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名师的地域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在性别、学历、任教学科等方面都没有显著差异,但在任教阶段、任教区域与出生地是否一致等方面存在较明显差异。本研究认为造成名师地域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有名师自身、学校、社会三方面。由于认知上的误解、价值观上的矛盾、信念上的动摇,名师没有将建构地域文化作为自身发展的一部分;在学校中,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制度不完善、相关的研讨活动比较缺乏、名师的评价制度简单化,这都导致了名师地域文化水平不高;由于主流文化潮流的冲击、不良价值观的诱导、对于地域文化的忽视,社会没有为名师提供一个有利于建构地域文化的大环境。名师地域文化的构建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因此本研究针对名师地域文化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建构策略,主要涉及提升名师地域文化自觉性、多元支持名师彰显地域文化、在名师评价中关照地域贡献、提升“地域”自身文化地位等方面。本研究认为,地域文化关系着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以及地域归属感的建立,对地域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因此,名师有义务承担起建构及传承地域文化的责任,学校、社会方面也应为名师构建地域文化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