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尽管民营经济已取得长足发展,但由于其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原因,除了少数大型民营企业外,大部分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金融市场的交易规则与金融机构本身的经营特点决定了金融机构在投资时选择投资对象的决策依据,这种对投资风险与收益权衡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金融机构在进行信贷投资等投资行为中,需要对融资者的信息了解、并对融资者本身的资金实力、信用状况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评估,通过评估之后决定投资的顺序,而民营企业的融资具有本身的特点。在早期,由于本身很难具备进入金融市场融资的条件,内源性融资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融资方式,但因为规模的制约导致企业本身现金流的状况的制约,单纯以内源融资是难以取得快速的发展的,因此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外源融资就成为融资的主要选择形式。因为中国金融市场建设的滞后与民营企业本身的局限,目前各种融资渠道依然不顺畅,民营企业的融资依然主要依赖内源性融资,也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产生具有多方面的原因。政策方面造就了民营企业融资的各种政策性壁垒,加大了民营企业融资的成本;金融机构本身的经营特点与规避风险的价值取向,也使得民营企业在金融市场融资时遇到困难;从民营企业本身的融资特点来看,还存在着管理水平低下、赢利能力不强、信息失真、甚至出现败德行为等现实制约因素,提高了金融机构风险;此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滞后,进一步加大了民营企业融资的成本。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营企业的融资陷入困境,最终导致了恶性循环的“二手车市场”出现。
对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解困对策应该结合中国民营企业及金融体制的改革,从系统的角度来综合考虑。针对目前中国民营企业融资的各种障碍,需要进一步改善融资环境,拓宽对民营融资渠道,从金融体制的改革方面必须考虑到建立民营地方金融机构来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同时银行本身也需要强化信用评估等管理手段。不仅如此,民营企业本身的实力、信誉等要素是决定民营企业是否可以进入金融市场的重要前提条件,民营企业需要不断强化本身的素质。最后,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促进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为企业与金融机构提供沟通渠道,通过信息的有效传递,降低交易成本等举措将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同时,极大地增进社会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