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姆斯特煤田是近些年发现的,隐伏状态下的含煤盆地。储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使阿勒泰地区摘掉了缺煤的帽子,为当地的工农业发展提供了能源基地。本文选择了含煤情况好、勘探程度较高的阿勒安道矿区为研究重点,通过对矿区及周边勘查区煤层赋存规律的分析研究,为矿区外围的地质勘查工作提供地质理论依据,为未来矿井的设计及开采提供生产指导。本文以阿勒安道矿区现有的钻探、物探、样品化验等综合地质勘探资料为依据,对矿区含煤岩系的沉积特征、构造发育规律、主采煤层煤岩煤质特征及可采煤层厚度变化规律等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应用煤层可采性指数(Km);煤层厚度变异系数(γ)的方法,结合CGIS、MAPGIS等相关软件对主采煤层厚度变化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B1煤层厚度总体变化趋势为由向斜W1轴部向两翼逐渐变薄,在矿区东部的精2-7孔和25-8孔附近及西部的20-6孔附近形成了两个厚煤区;B2煤层厚度总体变化趋势为由矿区东部向西部逐渐变厚,在矿东部的F-3孔附近及西部的17-10孔附近形成了两个厚煤区;B3煤层厚度总体变化趋势为由矿区东部向西部逐渐变厚,在矿区西部的19-3孔和19-4附近形成了一个厚煤区。B1、B2、B3三层煤厚度变化有一共同规律即矿区西南部由于断层影响造成煤层缺失区;B2和B3煤在研究区东南部与B1煤合层;B2和B3煤层厚度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由研究区东部向西部逐渐变厚。最后得出了三层煤总体属较稳定性煤层。找出了使煤层厚度变化主要因素为:沉积环境和后期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