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性环境危机的凸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时代呼唤我们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环境伦理的提出是从环境危机的忧患意识出发,对人类自然观和价值观深刻反思后建立的一种新的环境伦理观,它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它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采取了扬弃方法,对这二者的观点进行了整合与超越;在此基础上吸收了“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思想,克服了可持续发展虽然双向但不对称的缺陷。和谐环境伦理是一种双向和谐对称的伦理,它主张把自然环境纳入到道德领域,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扩展到非人类的范围,要求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和谐环境伦理既注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既注重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充分考虑后代人的发展需求,既注重经济社会效益,又注重自然生态效益。和谐环境伦理具有和谐性、生态性、整体性、层次性、代际性、超前性的特点,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环境伦理观。和谐环境伦理与我国传统环境伦理中的合理成分以及我国当前的政治伦理、经济伦理、文化伦理、科技伦理、人口伦理、资源伦理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论的提出,这些都为和谐环境伦理的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和谐环境伦理只有从理论走向实践,才能使和谐环境伦理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进而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和谐环境伦理由理论走向实践应当遵循协调发展原则、合理制约原则、尊重自然原则、可持续性原则、环境安全原则、代内环境公正原则、代际环境公正原则、国际环境公正原则、男女环境公正原则、共同性原则、维护和平原则;在意识层面建立科学的思维模式,树立生态消费观念,确立生态健康意识,树立生态人理念;在制度层面建立环境伦理教育制度,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型社会,建立绿色决策机制体系,控制人口、消除贫困,调整产业结构,实行生态移民,重视非政府组织建设;在法律层面用和谐环境伦理指导法律建设,加强环保法制宣传教育,健全环保执法机构,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在科技层面树立生态科技观,建立绿色科技体系,采用生态化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谐环境伦理由理论走向实践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