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实行革新开放政策以来,越南经济快速增长,越南的金融业也随着不断的改革而取得成效,发展迅速。但是到了2008年3月份,越南的金融市场出现了动荡的局面,其表现为:通胀居高不下、货币大幅度贬值、股市和楼市暴跌等。此次越南金融动荡的爆发,除了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外,还与越南财政外贸双赤字、过度依赖外资等方面有着很大关系。到了2008年9月份,美国次贷危机开始恶化、扩散,并最终引发国际金融危机,这进一步冲击了越南的经济。面对这样的困境,越南政府出台了许多措施,主要包括鼓励出口、减少政府开支以及控制通胀等,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有些方面如扩大内需方面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越南金融动荡和国际金融危机也对中越之间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影响,这些影响有积极方面的,如促进中越双方发展区域合作,也有消极方面的,如阻碍中越双边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对此中国和越南也提出了相应的举措。本文通过运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中的通货膨胀、货币供给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等相关知识,结合越南金融体系的实际情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系统全面地研究越南此次金融动荡的原因,并分析越南政府采取的措施及实施成效。本文认为,此次金融动荡的发生与越南的经济发展模式有着密切关系。越南目前的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投资的增加。为刺激经济增长,越南政府制定了加强吸收和管理外资的政策,越南实际利用外资明显增长。虽然国外投资会由于越南政府的严格监管而较少地流入房地产和股市等投机性行业,但外资的大量流入很容易增加货币供给量,进而恶化越南的通胀形势。因此,越南政府在积极应对通胀的同时,应该将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寄希望于自身的生产,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到出口导向型产业,增加出口部门的产值,减少贸易逆差,以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另外,越南政府提出的贴息和减税的措施并不利于扩大内需,该措施主要是为帮助企业的生产,但是由于经济衰退,市场需求大幅下降,企业的销量并不会明显地增加,因此,越南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人力资源培训的投入,总体上增加人民收入,从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