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术前超声特点、肿瘤标志物改变、病理学特征、临床分期、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以期早期诊断、提高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准确性和寻求最适的治疗方式。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并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59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发病年龄及分期:BOT患者就诊时平均年龄为43.63±18.66岁(17~88岁),20~40岁为高发年龄。FIGO I期患者占86.4%(51/59),II期占11.8%(7/59),III期占1.7%(1/59)。2.临床症状:44.1%(26/59)的患者无临床症状而因体检发现,其次为28.8%(17/59)的患者因肿瘤大引起的腹胀、包块、压迫症状就诊,23.7%(14/59)的患者因出现破裂、蒂扭转、感染等并发症至腹痛症状而就诊。3.超声特征:浆液性BOT肿物平均最大直径(11.45±6.87cm)较粘液性BOT(17.92±8.07cm)小(P=0.006);浆液性BOT以单房为主,占76.2%(32/42),而粘液性BOT以多房隔为主,占84.6%(11/13)(P=0.001);浆液性BOT囊实性多见,占69.1%(29/42),而粘液性BOT囊性多见,占84.6%(11/13)(P=0.003);23.8%(10/42)浆液性BOT肿瘤实性区可见血流信号;而46.2%(6/13)粘液性BOT肿瘤实性区或隔上见血流信号(P=0.092)。4. CAl25阳性率为54.4%(31/57),CAl9-9的阳性率为28.1%(16/57),CEA阳性率8.8%(5/57)。浆液性组CA125阳性率为61.0%,显著高于粘液性组阳性率25%(P=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浆液性组CA19-9阳性率与粘液性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5.病理类型:浆液性BOT占71.2%(42/59),粘液性BOT占22.0%(13/59),混合性BOT占6.8%(4/59)。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准确率为94.3%(50/53),诊断不足率为5.7%(3/53)。双侧BOT者中,浆液性组较粘液性组多(P=0.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27例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15例未生育,32例患者行不保留生育功能手术,11例进行术后辅助化疗。术后随访1-101个月,术后均无复发,无因BOT复发死亡者。有2例获得成功生育,2例均为浆液性BOT Ia期患者,其中1例21岁,行患侧附件切除术术后5年足月妊娠分娩,另1例24岁,行肿瘤剥除术术后3年足月妊娠分娩。结论:1.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BOT的准确率为94.3%。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为手术策略的正确制定提供重要参考。2.超声及肿瘤标志物同时检查用于诊断BOT意义更大。3.对年轻、有生育要求的BOT患者,保留生育能力手术的是有效、可行的。对Ia期患者建议行患侧附件切除术为主的保守手术。对于未生育的年轻BOT患者,如肿瘤是双侧的,建议行双侧的肿瘤剔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