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蛭弧菌类生物(Bdellovibrio-and-likeorganisms,BALOS)是一种专门以捕食细菌为生的寄生性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及其广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裂解弧菌、气单胞菌、假单胞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常见病原菌,将其限制在较低的数量水平,同时又可以有效地控制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利用蛭弧菌类生物作为水产养殖中的天然生物净化因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鉴此,本文在概括了国内外水产用蛭弧菌类生物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在水产用蛭弧菌类生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在水产养殖中广泛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蛭弧菌类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发展进程。本文以霍乱弧菌作为宿主菌,从南美白对虾养殖水体中分离到一株具有噬菌特性的菌株H2,通过对其形态观察、特异性PCR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证实菌株H2为噬菌弧菌(Bacteriovoraxsp.)(GenBank登录号:JX122409),其16SrRNA序列与GenBank基因库中噬菌弧菌属菌株的16SrRNA序列有94%98%的同源性,而且与噬菌弧菌菌株NE1(GenBank登录号:EF092445)的亲缘关系最近。此外,菌株H2对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创伤弧菌、副溶血弧菌、鳗弧菌等其他病原菌也具有良好的裂解能力,在pH7.5、亚硝酸盐氮浓度为0.2mg/L时具有良好的裂解活性,在氨氮浓度≥0.2mg/L时的裂解活性降低。本研究确定了噬菌弧菌H2的分类地位,分析了噬菌弧菌H2对常见弧菌的噬菌效果以及不同水环境因子对其噬菌活性的影响,不仅丰富了弧菌寄生菌的微生物资源,而且为其在养殖水体弧菌消除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实验评价了分离的噬菌弧菌H2的环境安全性。方法:参照《GB/T13266-91水质物质对蚤类(大型蚤)急性毒性测定方法》、《渔药临床试验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及相关法规。观察了噬菌弧菌H2对大型蚤、黄颡鱼的急性毒性,分析了其对养殖水体主要理化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噬菌弧菌H2在终浓度为0.2μL/L-2000μL/L时对大型蚤、斑马鱼的半数致死浓度大于2000μL/L。此外,在养殖水体中加入噬菌弧菌H2至终浓度为0.2μL/L-2000μL/L后14天内,各浓度组的亚硝酸盐氮浓度、氨氮含量、硫化物和pH值均缓慢下降,对养殖水质有明显的改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