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 10FP320-2*4M加工中心是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一台大型精密龙门加工中心。经过几十年的使用,该加工中心在电气和机械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老化和磨损。目前,加工中心存在几何精度下降和数控系统落后的问题,设备的故障率和停机率也不断升高,已经无法保证重要零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进度。论文以20 10FP320-2*4M型龙门式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在可靠性理论分析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 10FP320-2*4M加工中心是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一台大型精密龙门加工中心。经过几十年的使用,该加工中心在电气和机械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老化和磨损。目前,加工中心存在几何精度下降和数控系统落后的问题,设备的故障率和停机率也不断升高,已经无法保证重要零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进度。论文以20 10FP320-2*4M型龙门式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在可靠性理论分析基础上,研究对机械结构进行检测修复和对数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的方法,并完成具体的升级改造,提升了设备可靠性和可用性。论文主要工作具体如下:(1)在查阅国内外课题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数控机床升级改造及机床可靠性研究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确定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基于可靠性分析理论,分析了加工中心故障部位、故障模式和故障原因,找到加工中心的薄弱部位,确定了加工中心数控系统升级和机械检修方案。(3)在机械结构方面,对加工中心整体进行了综合检修。对各坐标轴的几何精度进行检测、调整。重点研究了加工中心工作台爬行的产生机理,解决了工作台的爬行问题。(4)在数控系统方面,采用西门子840D SL数控系统替换原来的系统。确定了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的型号、设计了 PLC软件控制程序:根据加工中心的具体配置和要求,实现了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器和变频器参数的合理设置。(5)对改造升级后的加工中心进行了检验和补偿方法研究。用激光干涉仪测量了各直线轴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根据测量结果对定位精度进行补偿,并对该加工中心进行螺距补偿及过象限补偿。最后通过实验获得了该加工中心最后达到的精度水平。(6)为了预测设备改造和提升后的可靠性水平,建立基于故障间隔时间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实现对故障发生时间的预测,以便提早做好防护工作,提高加工中心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水平。论文运用可靠性分析理论找出了加工中心的薄弱部位,确定了加工中心数控系统升级和机械检修方案;对加工中心的机械及数控系统改造升级调试,加工中心的机械精度得到提高;根据可靠性理论对故障发生时间的预测,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提升了设备运行可靠性;论文研究工作对于类似数控产品的改造升级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其他文献
输电铁塔紧固用8.8级螺栓要求其强度极限大于800 MPa,屈服强度大于640 MPa,40Cr钢因其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而被用做输电铁塔用紧固螺栓材料。随着我国高压电网覆盖面积的增加,螺栓失效造成的输电铁塔倒塌事故的发生频次增加,人们对输电铁塔上用紧固螺栓的疲劳性能及其服役可靠性给予了高度重视,其装配施加预紧力、螺纹部位疲劳裂纹扩展、应力松弛等问题都直接影响紧固螺栓的服役可靠性。本论文研究工作
搅拌摩擦增材制造(Friction stir additive manufacturing,FSAM)是一种基于搅拌摩擦搭接焊原理,利用搅拌摩擦加工技术将多层材料在空间焊合叠加,结合铣削加工最终获得理想形状的固相增材制造技术。与基于熔化焊的激光、电子束和电弧增材制造相比,其具有热输入低、残余应力和热变形小、无粗大凝固组织及热裂纹缺陷等优势。然而增材过程中多重热循环作用使增材构件下部金属的晶粒尺寸及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致命性疾病之一,而心血管狭窄占心血管疾病的很大比例。植入血管支架是治疗心血管狭窄最有效和经济的方法,而血管支架对材料有严格的生物和力学性能的要求。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血管支架材料由永久植入材料发展到可降解材料,可降解生物材料目前主要有高分子材料、镁合金、铁合金和锌合金,最新的锌基合金由于其合适的降解速率和生物相容性正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目前锌基合金作为血管支架材料的主
本论文以稀土氟化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水热法和溶剂热法合成REF3纳米颗粒,并对纳米材料的物相和结构、颗粒形貌、离子掺杂和荧光性能进行了深入探究。明确了前驱体(NH4)Y3F10和REF3的基本合成条件、柠檬酸和酒石酸络合剂对形貌的影响,以及808 nm激发下Nd3+对Yb3+的敏化作用和机理。通过XRD、FT-IR、FE-SEM、PLE/PL等技术进行了详细表征,得到如下结论:通过水热法和溶剂热法成
脱磷是炼钢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达到更好的脱磷效果和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论文以唐山国丰钢铁公司120t转炉为对象,全面研究了单渣法与单渣留渣法对转炉脱磷效果及冶炼过程的影响,同时,针对单渣留渣法易产生的喷溅事故,重点分析了喷溅事故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本文试验条件下,得到如下重要结论:(1)单渣留渣法的平均脱磷效率比单渣法高2.44%,一次拉碳成功率比单渣法高6.7%。(2)
纳米VO2具有优异的热致变色性能,相变前后还伴随着光学、磁学和电学等其他性能的突变,使其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其相变温度为68℃,通过W掺杂方法可以使相变温度降低38℃~50℃,接近室温,因此纳米VO2在相变换热涂料领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VO2是纳米颗粒,容易在涂料中发生团聚,本文分别用有机接枝、无机包覆对其进行改性,提高在涂料中的分散稳定性。本文首先对原材料VO2和W-VO2进行表征,分析
经过数十亿年的进化,天然生物材料能够利用极其简单的组分,通过自组装的方式将强度极低的生物聚合物与韧性极差的矿物质,组合出综合性能优异的结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软体动物贝壳中的珍珠质。尽管珍珠质由~95 wt.%的碳酸钙组成,其跨越不同空间尺度的层级结构及各种韧化机制,使珍珠质能够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韧性,这些均是人造材料无法比拟的。因此,对珍珠质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能够为合成高性能
钛合金是一种具有许多优点的合金,与钢材相比,密度低且强度高、工艺特性良好,因此自钛合金应用以来就成为了较为理想的航天航空领域和石油化学工业等高科技工业领域结构材料,是制造运载火箭、飞机和发动机中构件的主要材料。但航空航天领域用钛合金在铣削加工过程中金属去除量大、刚度相对低、加工工艺性差,在加工性上存在不足,特别是薄壁型钛合金在铣削加工时在切削力、切削热、切削振动等因素影响下,导致钛合金在铣削加工过
连铸过程中,结晶器内钢液流动行为直接影响结晶器内的保护渣熔化、液面波动、夹杂物上浮等过程,结晶器内不合理的钢液流场分布易诱发连铸坯表面裂纹及皮下气泡等表面质量缺陷,并影响最终轧材质量。本文以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300 mm×150 mm矩形坯连铸过程为研究对象,为有效解决该矩形坯表面常发纵裂纹及气泡等质量缺陷,基于商用有限元软件FLUENT开发了矩形坯结晶器内钢液流动过程数学模型,系统研究并揭示了
宽厚板广泛应用于重型机械、大口径输送管线、大型造船业、桥梁、压力容器、海洋工程、建筑、模具等领域,要求其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由于实际宽厚板生产过程中多添加微合金元素,宽厚板坯极易产生表面裂纹等质量缺陷,已成为高品质宽厚板生产的共性技术难题。宽厚板坯表面由氧化铁皮或保护渣覆盖,表面横裂、角裂、星裂、网状裂纹、边部微纵裂等缺陷在板坯检查时较难发现,但对轧后质量影响较大。本文结合某钢厂宽厚板坯表面质量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