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99m>Tc-依替菲宁(EHIDA)肝胆断层显像对乳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 hepatitis syn d=rome,IHS),尤其是淤胆型IHS肠道内放射性显示能力,通过与肝胆B超、肝功各酶及胆红素的对比研究,深入探讨联合肝胆动态显像(平面+断层)对IHS和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资料和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78例持续性黄疸患儿的临床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并进行研究分析。依据各项检查结果及术中胆管引流和造影、病理检查和规范治疗后随访证实,将78例持续性黄疸患儿分为BA组(15例:男11例,女4例)和IHS组(63例:男36例,女27例)。所有患儿均为首次入院诊治,日龄均数分别为58和60天,患儿均接受<99m>Tc-EHIDA肝胆动态显像,重点观察是否可见功能性胆囊影像和肠道放射性。其中23例,因6h延迟平面显像未见明确肠道放射性及体表污染所致图像分析困难,均接收了6~8h的肝胆断层显像和24h延迟显像。所有图像均由两位以上核医学医生分析并作出诊断。超声检查重点观察“三角征”影像及胆囊形态和收缩率。分别计算肝胆动态平面显像对BA和IHS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并对就诊日龄、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等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通过与24h延迟显像的对照研究,评价6~8h肝胆断层显像对IHS,尤其是淤胆型IHs肠道内放射性显示能力及对BA和IH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进一步通过与肝胆超声检查、肝功能各酶及胆红素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对比,深入探讨联合肝胆动态显像(平面+断层)对BA和IH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结果:
1、肝胆动态平面显像诊断BA和IHS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6.67﹪、69.84﹪
和69.84﹪、86.67﹪;<59天组和≥60天组IHS 24h内出现功能性胆囊显影和/或肠道放射性分别为27例(81.82﹪)和17例(56.67﹪),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日龄<59天IHS,CMV感染较非CMV感染引起的功能性胆囊显影或肠道放射性出现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60天组,p<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6~8h肝胆断层显像使肝胆动态平面显像诊断BA特异性和诊断IHS灵敏度均由63.49﹪提高到87.30﹪;鉴别诊断准确性由67.95﹪提高到88.46﹪,均有统计学意义。
3、联合肝胆动态显像诊断BA和IHS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分别达93.33﹪、87.30﹪、88.46﹪、63.64﹪、98.21﹪和187.30﹪、93.33﹪、88.46﹪、98.21﹪、63.64﹪;肝胆B超诊断BA和IHS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分别达60.00﹪、73.02﹪、70.51﹪、33.33﹪、90.20﹪和73.02﹪、60.00﹪、70.51﹪、90.20﹪、33.33﹪。
4、BA组和IHS组7-GT分别为367.15±469.63 IU/L和578.59±236.95 IU/L,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若以γ-GT≥300IU/L作为BA诊断标准,诊断BA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1-82﹪、67.21﹪和69.44﹪。进一步分析发现,对日龄<59天患儿,BA组γ-GT均高于IHS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以γ-GT≥300IU/L作为BA的诊断标准,诊断BA和IHS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50﹪、81.25﹪、82.50﹪和81.25﹪、87.50﹪、82.50﹪;对肝胆动态显像未见胆囊影像和/或肠道放射性11例持续性黄疸患儿,参考γ-GT,则联合诊断BA和工HS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50﹪、93.94﹪、95.12﹪和93.94﹪、87.50﹪、95.12﹪。对日龄≥60天组,BA组和IHS组γ-G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就诊晚、CMV感染是影响常规肝胆动态显像早期鉴别诊断BA和HIS的主要因素;在IHS的诸多致病因素中,CMV感染较其它致病因素更容易引起肝内胆汁淤积,导致肝胆动态平面显像诊断困难。
2.6~8h肝胆断层显像以其较高的探测灵敏度和有效地排除体表、腹部脏器放射性干扰的优势,具有较高地肠道放射性显示能力,对BA和IHS诊断效能明显高于24h平面延迟显像。
3.联合肝胆动态显像对BA和IHS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优于肝胆B超检查和γ-GT,可作为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BA和工HS的首选筛查方法。
4、对日龄较小患儿(如<59天),γ-GT和肝胆动态显像对BA和IH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联合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