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yager4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国极危种大花黄牡丹种子为研究材料,对其种子生物学、休眠与萌发特性进行研究,采用变温层积和激素处理解除种子休眠,并通过生物抑制物测试、胚培养、激素含量动态变化的测定,研究种子休眠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了大花黄牡丹迁地保护过程中种子繁殖的技术难题,并初步探讨了大花黄牡丹致濒因素与种子休眠及萌发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1.大花黄牡丹种子饱实度高,活力强,种皮较坚硬,但不存在吸水障碍,干燥条件下易因失水而丧失活力。迁地保护冷室中盆播18个月方可出苗,出苗率约4%;变温层积实验表明该种具有典型的下胚轴休眠和上胚轴生长抑制。   2.胚组织培养表明:带胚乳和种皮的胚不能萌发,剥除种皮和胚乳后,胚根可萌发,胚芽不生长,GA3处理上胚轴可促进生长,说明种皮和胚乳是导致大花黄牡丹种子下胚轴休眠的关键因素,而上胚轴生长抑制与胚本身关系更密切。   3.抑制物质提取实验表明:大花黄牡丹种子胚乳、种皮、胚等各部位的浸提液均存在抑制小白菜种子萌发的物质,且抑制作用依次增强,说明胚乳和胚是其下胚轴休眠的主要原因。经过暖层积(15℃/90 d)种子(未解除上胚轴生长抑制)的胚根、子叶、胚轴浸提液对小白菜和已解除休眠的大花黄牡丹种子的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依次减弱,说明种胚本身的抑制物质是导致生理休眠的主要原因。   4.变温层积处理和外源激素实验表明:新鲜种子采收后15℃暖层积3个月生根率可达85%,下胚轴休眠解除对温度要求严格,高于或低于15℃及变温条件均不利于下胚轴萌发;暖层积90d、根长大于6 cm种子再经过60~80 d/5℃冷层积,即可有效解除大花黄牡丹种子上胚轴的生长抑制,出芽率达80%,最终出苗率68%。不同浓度GA3及不同处理时间促进上胚轴伸长实验结果显示,GA3400 mg/L浸种根长大于1.5 cm的种子2 h,出芽率可达100%,可以完全解除上胚轴的生长抑制作用。   5.休眠萌发过程中种子各部位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说明,初始状态脱落酸含量高是导致大花黄牡丹种子下胚轴休眠、上胚轴生长抑制的主要原因之一,且上胚轴抑制与子叶、下胚轴和根的脱落酸含量密切相关;同时认为种子各部位初始生长素含量水平低是导致其休眠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变温层积过程中胚各部位脱落酸含量的急剧下降和生长素的迅速升高是解除休眠的关键;同时发现赤霉素在解除休眠和促进萌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外源GA3能够有效地打破上胚轴的深度休眠。玉米素核苷在休眠与萌发进程中变化趋势与生长素和赤霉素相似,说明其对种子胚根和上胚轴的萌发和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对其予以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治疗方式,
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 Gaertn),豆科蝶形花亚科苜蓿属一年生黄花苜蓿,耐旱、耐瘠薄,澳大利亚有分布。该植物自花受粉且易于转化,二倍体基因组小,是植物生物学研究常用的模
目的 观察康妇消炎栓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促进产后康复疗效临床疗效.方法 抽样式选取我院接收的66例产妇参与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产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主动光学对地观测激光三维成像技术是遥感技术应用的新领域,它采用激光器发射出激光脉冲信号,通过对地面目标所反射回来的激光回波时间间隔的测量,回波功率的测量以及回波波形特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而依赖资源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暂时还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资源耗竭,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世界问题。能源作为工业发展和人民
为了优化染料木素(4’,5,7-三羟基异黄酮)的生物活性,得到具有更好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根据基于结构设计的原理,在电子等排体和孪药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对染料木素及其中间
目的 探讨在高危肛周脓肿治疗中采取负压封闭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76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予以低切高位挂线技术治疗)与观察组(n=38,予以
目的 探析高强度间歇训练+正念冥想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药物治疗,试验
目的 探究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88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参照组行常规下鼻甲部
全球氮沉降的急剧增加已经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大影响。持续的氮输入有可能超出生态系统对氮素的需求,即超过生态系统对氮输入响应的临界点,达到“氮饱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