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核能的持续发展不仅在于铀燃料资源的充分利用,更重要的是避免对人类耐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影响。“一次通过”的传统模式不具有绿色经济性,而分离--嬗变策略的提出,则可将乏燃料中的高毒性长寿命放射性核素转化中低放废物,同时又能使其中大量的238U增殖发电,是目前先进闭式核燃料循环的首选。然而,为提高中子经济性,增大嬗变效率,首先必须剔除中子毒物,将最主要的次锕系元素与大量的镧系元素分离。其中,最具代表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能的持续发展不仅在于铀燃料资源的充分利用,更重要的是避免对人类耐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影响。“一次通过”的传统模式不具有绿色经济性,而分离--嬗变策略的提出,则可将乏燃料中的高毒性长寿命放射性核素转化中低放废物,同时又能使其中大量的238U增殖发电,是目前先进闭式核燃料循环的首选。然而,为提高中子经济性,增大嬗变效率,首先必须剔除中子毒物,将最主要的次锕系元素与大量的镧系元素分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价镅和铕离子,具有相近的半径和极其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分离步骤中的关键环节和难点问题。针对高放废液中镧锕元素的溶剂萃取研究现状,本工作选择从CHON原则出发,开展了几种经典含氮配体对Am(Ⅲ)和Eu(Ⅲ)的萃取分离研究,从萃取条件、配位机理和理论分析等多方面,探索了分子结构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首先,设计合成了两种同时含有软硬N、O原子的二吡啶酰胺配体bpb和bpp,对比考察了不同酸度与配体浓度下对Am(Ⅲ)和Eu(Ⅲ)的萃取分离效果。根据红外光谱、紫外滴定和配合物高分辨质谱,发现刚性结构的bpp分子在低酸度下的对二者分离性能较好,pH为5.0时SF(Am/Eu)最大值为11,其与三价金属离子主要生成四个N原子螯合的1:1型萃合物,但结构耐酸性较差;柔性bpb的结构虽然可降低质子化程度,然而萃合金属的能力较差,主要形成了杂环N与羰基O分组配位的1:2型萃合物。这一结论直观的比较了刚柔性对萃取分离过程的影响,对后续实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之后,合成表征了五种短链的双三嗪吡啶(BTP)衍生物,考察了侧链变短或含有苯环后,配体刚柔性改变引起的质子化效应和空间位阻的变化,筛选出了萃取分离性能最优的配体,为含有柔性支链的C2-BTP,酸度1.25 M时其SF(Am/Eu)可达25。斜率法、红外光谱、紫外滴定及配合物质谱分析表明,该配体为杂环N原子螯合配位,对Am(Ⅲ)和Eu(Ⅲ)分别了形成2:1型和1:1型萃合物。同时,探索了新型C2-BTP/离子液体系的萃取分离过程,证实其机理为离子交换反应。虽然该体系萃取平衡时间较长,但实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均表明:升温可有效改善萃取动力学,其D(Am)和SF(Am/Eu)也有显著提高。本工作还以叔胺N为骨架中心,设计合成了三支四齿配体EtTol-NTA。相比其关环衍生物不易溶解的缺陷,该配体在正辛醇、二氯乙烷和硝基苯中对Am(Ⅲ)和Eu(Ⅲ)均有很好的萃取性能,酸度0.05 M时D(Am)约为100,SF(Am/Eu)最高为23.2。配体浓度实验及光谱质谱分析显示,其与金属离子主要形成2:1型的萃合物,同时为保持电中性,只有一个硝酸根在内配位层,另两个在外配位层,最终萃合物的结构为M(NO3)(L)2·(NO3)2。该萃取剂298 K时对Am(Ⅲ)和Eu(Ⅲ)的Gibbs自由能分别为–10.77 kJ/mol和–14.38 kJ/mol,说明其配位过程为放热反应,并且在较高酸度下一次反萃率均高于80%。因此可在室温条件设计相应的分离流程,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潜力。此外,本论文还通过量子化学和密度泛函理论与方法(DFT),模拟研究了上述三类自由配体及相应配合物的化学规律。从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能量等方面,结合相应的萃取实验数据,对比分析了分子结构对分离性能及耐酸性的影响。得出结论为,配体侧链的刚柔性显著影响其与金属离子的成键微环境(特征腔体的大小),是决定能否更好分离Am(Ⅲ)和Eu(Ⅲ)的主要因素。本工作同时也为设计和修饰新型、高效的镧锕分离萃取剂,以及复杂萃取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可行的研究线索与方向。
其他文献
随着微纳器件的快速发展,电流发热问题越来越严重,只利用电子电荷属性的传统电子器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元器件超低能耗、精确局域化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促使人们研究电子的自旋属性,期望能够整合和利用它们各自的优势开发出新的元器件。传统情况下,我们利用电流产生磁场来控制自旋,电流的热损耗以及磁场的非局域化本质都不利于微纳器件的发展。磁的电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多铁性材料中电性和磁性可以共存并且相互耦合
可控核聚变能被公认为是解决人类未来能源危机的最佳途径之一,聚变反应堆中的结构材料在高强度快中子场中辐照的损伤问题是决定聚变堆研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截至目前为止,由于中子源通量等条件的限制,有关聚变堆结构材料快中子辐照损伤实验研究仍无法开展。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提出了研制小型高通量快中子材料辐照装置(CMIF)的研究计划,该装置将利用超导直线加速器加速强流氘离子轰击流动的金属铍颗粒靶,发生9B
近年来,随着对撞机实验能量及精度的不断提升,已有越来越多的新粒子被人们发现。这包括目前了解仍不透彻的X,Y,Z等一系列新强子态,还包括大量近阈的普通强子。这些近阈普通强子的衰变性质与远离阈值的粒子有很大的差别。例如,对于在阈值以上的高激发态重夸克偶素(粲偶素和底偶素)而言,它们跃迁衰变的分支比和ππ不变质量谱就很反常。虽然QCD多极展开在描述低激发态重夸克偶素的强跃迁时非常成功,但到高激发态,QC
油菜素类固醇(Brassinosteroids,BRs)是一类植物必需的多羟基甾醇类激素,它们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并且调控许多涉及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物学过程。拟南芥中BR信号诱导细胞表面定位的受体BRI1(BRASSINOSTEROID INSENSITIVE 1)结合共受体BAK1(BRI1-ASSOCIATED KINASE 1)并通过相互磷酸化激活BRI1,被激活的BRI1启动以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
中低能离子微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的研究对其在锥形管中的输运机制尚未有明确的认识。本论文主要对中低能区离子在锥形管中的输运机制以及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基于自主编程和蒙特卡洛方法,计算了中低能区质子以及低能高电荷态离子在锥形管中的动态输运过程。模型中主要考虑了三种物理过程,即表面沉积电荷长程库仑力作用、表面原子集体散射以及表面以下随机碰撞。为了对离子输运物理机制进行细致分析,程序中对离子运动轨迹进
张居正伦理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经典文化与价值观的重要代表,对后来社会的价值取向与实践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张居正出身平凡,这让他更能深刻体会到民众的苦难和抓住时弊的症结所在,进而对症下药,对国家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改革,开辟了为期十年的“万历新政”,可谓功勋卓越。张居正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就是当时明朝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张居正生活在明朝中晚期,他目睹了明朝自正德、嘉靖以来国势日趋衰微的局面。此时的明朝,
当量燃烧是指发动机缸内燃料和空气按化学当量比燃烧。它匹配三元催化器可实现极低的排放污染物,但对于商用车点燃式天然气发动机,存在发动机热负荷很大、可靠性差难题。论文依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和重庆市重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专项重点研发项目等项目,以某柴油机为基础机型,开发满足国六排放的天然气发动机,针对当量燃烧天然气发动机的关键技术特别是热负荷过大难题和排放性能进行深入研究,选题具
中国材料辐照装置CMIF的直线加速器前端需要一台射频四极场加速器(RFQ)将10 mA氘离子束流从20 keV/u加速到1.5 MeV/u,达到超导段可以接收的能量,使束流能够在超导加速器段继续获得加速。本文主要包括该RFQ腔体的射频结构设计、冷测调谐、高功率锻炼和束流测试方面的工作。本文首先基于束流动力学设计得到的电极参数利用有限元电磁模拟软件CST MICROWAVE STUDIO进行了腔体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