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地区雷电灾害风险分析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uang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电灾害风险是自然灾害风险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对雷电灾害风险的认识,有助于对防雷项目的经济性进行估计,合理安排防雷工程建设和布设防雷设施,从而有效提高防雷减灾的能力,减轻雷电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本文以厦门地区为例,在充分分析厦门的气候背景和经济环境的基础上,做了以下几方面研究:  (1)利用厦门地区雷电灾害资料、厦门地方年鉴统计资料分析了厦门雷电灾害的分布特征、影响因子及其原因;  (2)根据灾害发生理论,从灾害发生的成灾环境和承灾体的易损性两方面考虑,选取了雷暴日数、人、社会经济作为评价因子,运用模糊评价法画出厦门地区雷灾风险区划图。  主要结论有:  (1)受气候、地形、人口、经济等诸多要素的影响,雷击灾害及风险理论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城乡差异和人员差异。厦门地区是雷电事故的高发区,多以经济损失为主,人员伤亡较少;城镇发生雷电灾害的几率远大于农村;农村雷电灾害的主要形式是人员伤亡。  (2)雷电灾害与地闪频数的年分布有较好的一致性,日分布无明显规律可循;雷电灾害的空间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地闪频数只是雷电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程度的一种反映。  (3)雷电风险最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厦门岛内的思明区,中度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同安、集美、海沧和湖里几个区,翔安区属于雷电灾害低度风险区。厦门地区平均每年发生2次重大雷灾事故的可能性可达80%以上,平均每年发生10次以上重大雷灾事故的可能性不足20%。
其他文献
CH4和N2O是温室效应仅次于CO2的两种长寿命大气组分。林地和草地土壤能够吸收氧化大气中的CH4,但同时也是大气N2O的重要排放源。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林地和草地土壤源、汇强度
本文利用多年的A文件、地面高空资料对安徽省大雾的气候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并着重对2000年以来大雾天气的地面高空要素特征进行了分析,尤其对六次典型全省性大雾天气过程的环
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热带气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分析了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冷暖位相中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与大尺度环流的气候特征;同时还分析了PDO对西北
要保证党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高度一致,保证党的领导的正确性,不但要有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还必须走依靠制度建设党的路子。这是从党的建设
本文利用1979-2008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数据集、NOAA向外长波辐射资料集以及中国地面观测站共572站的站点资料,首先从气候意义上分析了热带地区低频振荡在北半球冬季的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数值模式对台风路径预报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对台风强度的预报技巧仍然十分有限。除了大尺度的环境因子以外,造成台风强度和结构的变化的因子主要包括台
本论文利用RegCM3-dust模式对东亚沙尘气溶胶及气候变化对其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首先使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1997-2006年东亚春季气候和沙尘气溶胶进行数值模拟,利用
夏玉米生育中后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不仅时常受到旱灾的威胁,还要遭遇风、雹、虫、病等气象灾害与病虫危害的胁迫。因此,积极应用防灾减灾技术,加强田间管理,把灾害损失
利用辽宁省气象局整编的49个气象观测站点1960~2009年共计50a的逐日的气温和降水资料,根据各种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临界值,提取了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在此基础上重点分
准确的云顶高度信息对于台风、局地强风暴、热带气旋、ITCZ等灾害性对流天气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推导出卫星、投影云、真云以及球心之间的平面、球面三角几何关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