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太极推拿对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患者痉挛状态、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并依托Myoton技术量化评价太极推拿对屈肘痉挛肌生物力学特性(肌张力、硬度、弹性)的影响,进一步分析MyotonPRO的测量值与各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上太极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提供依据,并推广Myoton技术的应用。
方法:
本试验于2020年09月-2021年02月期间招募湖北省中医院推拿科/康复医学科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的住院或门诊患者,严格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包括基础的内科治疗,试验组采用太极推拿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每天1次,每周6次,休息1日,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日,共治疗2个疗程,即4周。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治疗结束后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估,并用MyotonPRO测量两组患者患侧屈肘肌(肱二头肌、肱桡肌)的频率(F)、硬度(S)及衰减值(D);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组内、组间比较,分析F、S及D值与MAS、FMA、MB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得出结论。
结果:
1.基线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2例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患者,其中2例脱落,最终完成试验共60例,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卒中类型、痉挛侧别之间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S、FMA、MBI评分及MyotonPRO测量患者肱二头肌和肱桡肌的F、S、D值在治疗前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治疗结果
(1)临床疗效:经过4周治疗结束后,临床总有效率试验组(8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P<0.05)。
(2)MAS分级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AS评级较治疗前总的来说均有降低(P<0.01);治疗完成后,试验组相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明显(P<0.05)。
(3)FMA评分变化:两组患者的FMA评分治疗4周后均升高(试验组P<0.01,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结束后的FMA评分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
(4)MBI评分变化: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MBI评分均升高(P<0.01);经过4周治疗,试验组的MBI评分比对照组升高的更明显(P<0.05)。
(5)MyotonPRO测量值变化:试验组治疗后患者肱二头肌的F、S、D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肱桡肌的F、S、D值均较治疗前降低(F、S值的P<0.01,D值P<0.05),同样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肱二头肌、肱桡肌的F、S、D值也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者肱二头肌和肱桡肌的F、S值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明显(P<0.05),D值无明显差异(P>0.05)。
3.相关性分析结果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无论试验组还是对照组,MyotonPRO测量肱二头肌、肱桡肌的F、S、D值与MAS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与FMA、MBI评分之间均呈负相关,且P值均<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
1.太极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及单独的康复训练治疗均能改善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患者的痉挛程度、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患者肱二头肌及肱桡肌的肌张力和硬度,增加肌肉弹性,但太极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要优于单独的康复训练治疗。
2.Myoton技术可以作为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患者的一种客观量化评估手段,MyotonPRO测量的肌张力、硬度和弹性值可能是中风患者发生痉挛以后的重要预后指标。
3.相比于肌张力和硬度,MyotonPRO对肌肉弹性微小变化的敏感性可能更低。
4.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患者受影响较大的屈肘痉挛肌可能是肱桡肌,并非肱二头肌,有待进一步验证。
本研究旨在观察太极推拿对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患者痉挛状态、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并依托Myoton技术量化评价太极推拿对屈肘痉挛肌生物力学特性(肌张力、硬度、弹性)的影响,进一步分析MyotonPRO的测量值与各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上太极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提供依据,并推广Myoton技术的应用。
方法:
本试验于2020年09月-2021年02月期间招募湖北省中医院推拿科/康复医学科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的住院或门诊患者,严格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包括基础的内科治疗,试验组采用太极推拿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每天1次,每周6次,休息1日,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日,共治疗2个疗程,即4周。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治疗结束后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估,并用MyotonPRO测量两组患者患侧屈肘肌(肱二头肌、肱桡肌)的频率(F)、硬度(S)及衰减值(D);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组内、组间比较,分析F、S及D值与MAS、FMA、MB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得出结论。
结果:
1.基线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2例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患者,其中2例脱落,最终完成试验共60例,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卒中类型、痉挛侧别之间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S、FMA、MBI评分及MyotonPRO测量患者肱二头肌和肱桡肌的F、S、D值在治疗前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治疗结果
(1)临床疗效:经过4周治疗结束后,临床总有效率试验组(8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P<0.05)。
(2)MAS分级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AS评级较治疗前总的来说均有降低(P<0.01);治疗完成后,试验组相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明显(P<0.05)。
(3)FMA评分变化:两组患者的FMA评分治疗4周后均升高(试验组P<0.01,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结束后的FMA评分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
(4)MBI评分变化: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MBI评分均升高(P<0.01);经过4周治疗,试验组的MBI评分比对照组升高的更明显(P<0.05)。
(5)MyotonPRO测量值变化:试验组治疗后患者肱二头肌的F、S、D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肱桡肌的F、S、D值均较治疗前降低(F、S值的P<0.01,D值P<0.05),同样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肱二头肌、肱桡肌的F、S、D值也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者肱二头肌和肱桡肌的F、S值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明显(P<0.05),D值无明显差异(P>0.05)。
3.相关性分析结果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无论试验组还是对照组,MyotonPRO测量肱二头肌、肱桡肌的F、S、D值与MAS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与FMA、MBI评分之间均呈负相关,且P值均<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
1.太极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及单独的康复训练治疗均能改善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患者的痉挛程度、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患者肱二头肌及肱桡肌的肌张力和硬度,增加肌肉弹性,但太极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要优于单独的康复训练治疗。
2.Myoton技术可以作为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患者的一种客观量化评估手段,MyotonPRO测量的肌张力、硬度和弹性值可能是中风患者发生痉挛以后的重要预后指标。
3.相比于肌张力和硬度,MyotonPRO对肌肉弹性微小变化的敏感性可能更低。
4.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患者受影响较大的屈肘痉挛肌可能是肱桡肌,并非肱二头肌,有待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