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注式阅读”传承于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方式——评点,因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深度阅读,以及在提高阅读效率,丰富情感体验方面的显著优势,而广受青睐。这种阅读方式直接催生了批注式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中的广泛运用。然而,当前初中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这是由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因此,笔者设想以有效问题来指引整个批注式阅读教学,以增强阅读教学的整体性与连贯性,并让其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本文以对话理论与基于问题的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初中语文的批注式阅读教学为例,具体阐述批注式阅读教学不同阶段的问题设计以及有效教学策略。整篇文章主要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论述本选题的研究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并在此基础上解释本文涉及到的重要概念“有效问题”、“批注式阅读”、“批注式阅读教学”。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从理论依据,有助于提升师生的语文素养,以及有助于突破当前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困境三个方面分析该论题的可行性。第二章论述有效问题指引下的预习批注,首先提出“师生素读,整体感知课文”,“辅以导学案,整合疑难问题”,“提炼主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的行为导向,并提出“规范批注形式,指导批注方法”与“激发问题意识,调动学习热情”的有效教学策略。其中,“主问题”的概念及其设计原则是论述重点。第三章阐述子问题引领下的深化批注,重点解释“子问题”的定义及其设计原则,提出“子问题引导的定向批注”和“辅以小组合作,共享批注成果”的行为导向,对应地,提出有效教学策略“批注指令简明扼要”,“反馈评价及时到位”。第四章论述有效问题指引下的拓展批注,以“问题合流,学生完成批注”、“辅以群文阅读,拓宽阅读视野”、“分层批注”为行为导向,并提出“树立选文意识”和“转变师生角色”的教学策略。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重新强调“对话精神”的重要性,阐述有效问题引导的批注式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现实意义,并以客观态度分析论文存在的不足,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