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与传统腹腔镜术中及术后一系列相关指标,分析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肿瘤手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的良恶性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良性组共127例,其中59例患者使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进行手术治疗(机器人组),68例患者采用常规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腹腔镜组),并将良性组的患者根据子宫大小分为<12孕周子宫组及≥12孕周子宫组;恶性组共37例,其中15例患者使用机器人系统进行手术治疗(机器人组),22例患者采用常规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腹腔镜组)。入组的所有手术均由同一位妇科医师完成,同时由专人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并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48小时引流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住院天数、术中术后并发症(出血、感染、毗邻脏器损伤)发生率。结果:1、良性肿瘤中应用机器人和腹腔镜的各指标对比(1)子宫大小<12孕周患者应用机器人和腹腔镜的各指标对比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121.30±22.05)ml较腹腔镜组(133.69±19.99)ml少;机器人组首次下床时间(1.26±0.25)d较腹腔镜组(1.52±0.23)d短;机器人组住院天数(5.82±1.02)d较腹腔镜组(6.49±1.20)d短,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机器人组手术时间(98.21±17.67)min较腹腔镜组(106.96±27.76)min短;机器人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3%)较腹腔镜组(11.3%)低;机器人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1.61±0.27)d较对照组(1.71±0.31)d短;机器人组术后引流量(128.01±24.94)ml较腹腔镜组(120.05±17.48)ml多;机器人组术后疼痛程度(1.44±0.21)较腹腔镜组(1.52±0.19)小,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子宫大小≥12孕周患者应用机器人和腹腔镜的各指标对比机器人组手术时间(150.19±33.22)min较腹腔镜组(180.23±38.89)min短;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180.39±19.89)ml较腹腔镜组(153.27±20.89)ml多;机器人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1.90±0.34)d较对照组(2.41±0.45)d短;机器人组术后引流量(180.90±15.02)ml较腹腔镜组(200.53±23.50)ml少;机器人组住院天数(6.83±1.44)d较腹腔镜组(7.74±2.40)d短,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机器人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较腹腔镜组(20.0%)低;机器人组首次下床时间(1.78±0.22)d较腹腔镜组(1.83±0.26)d早;机器人组术后疼痛程度(1.89±0.31)较腹腔镜组(1.99±0.37)小,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恶性肿瘤中应用机器人和腹腔镜的各指标对比机器人组手术时间(170.46±40.12)min较腹腔镜组(187.33±22.11)min短;术中出血量(220.89±27.89)ml较腹腔镜组(285.72±30.65)ml少;机器人组切除淋巴结数量(12.16±5.33)个较腹腔镜组(10.00±1.98)个多;机器人组首次下床时间(1.82±0.18)d较腹腔镜组(1.98±0.19)d短;机器人组术后疼痛程度(2.36±0.71)较腹腔镜组(3.26±0.64)小;机器人组住院天数(9.64±4.22)d较腹腔镜组(11.33±1.70)d短,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机器人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较腹腔镜组(22.7%)低;机器人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36±0.19)d较对照组(2.49±0.25)d短;机器人组术后引流量(256.95±15.25)ml较腹腔镜组(249.00±20.46)ml多,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在妇科良恶性肿瘤手术中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术后恢复,应用于大子宫患者优势更加明显。2.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能较多的切除盆腔淋巴结,减少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