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中双边经济关系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m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在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之后,发生了泡沫经济,然而从1990年到1991年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了。自此之后直到现在,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年下降,这使日本各界失去了自信。为了使日本的经济地位得以恢复,使日本国民重新拥有自信,日本政府、银行和民营企业长期以来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但是,日本政府一贯的放任政策,日本银行的零利息政策等,都没有取得预期成果。日本的民营企业曾经被世界赞赏为日本经济的骨干力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其在雇用问题上还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与此相对,中国则按照明确的目标,以每年10%左右的惊人速度发展经济。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逐年上升,在世界上成为仅在美国之后的政治大国。 但是,中国社会也存在着许多深刻的问题,如失业问题、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问题、政府的财政问题、环境问题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仅需要在国内进行各种各样的改革,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与日本之间的经济关系也十分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应该冷静思考一下,今后要如何去做才能以独立的身份处理同中国的经济关系并取得最大的国家利益。 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思路和文章结构;第二章论述了日本近期的经济发展状况,指出了美国政策对日本经济的巨大影响;第三章介绍了中国威胁论在日本出现的始末,并对这种观点加以驳斥;第四章介绍了取消对华ODA观点的出台及其依据,并用事实依据证明了日本十分重视和中国的关系。 通过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日本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而非美国附属的一部分,来考虑“如何做才能实现国家利益”;第二,今后日本与中国通过经济合作,实现共存共荣,是两个国家所迫切期望的。为此,两国要不断加强沟通与合作,形成友好互信的良好机制,以促进两国经济的共同繁荣。
其他文献
本文对中国银行业混业经营体制进行了研究。文章以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发展途径为具体的研究对象,结合交易成本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对我国金融业经营发展模式进
HAT循环和 STIG循环是当前大力发展的先进热力循环 ,对其燃烧过程进行实验研究是了解湿燃烧特点的重要方法。该文介绍了为研究 HAT循环和 STIG循环中湿燃烧而建立的大湿度燃
本文探讨了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文章指出,中国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成为世界上对国际资本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之一。中国证券市场
资本充足率是按照监管要求银行在一定资产规模下必须持有的资本数量,等于银行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1988年颁布的巴塞尔协议针对十国集团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进行监管,规定
中国行业协会作为介于市场各主体之间的、非营利性的社会中介组织,其出现与发展实质上是政府与社会关系演变的一个反映。中国在1949年以后建立起的政治体制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学位
信用是个人立身社会的基本前提,更是一个国家的财富、企业的生命。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信用经济,良好的信用关系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命脉,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