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腐败是普遍存在于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国家的社会现象。它象瘟疫一样侵蚀着政党肌体,危及国家政权,毒化社会风气,威胁社会稳定,成为危害各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一大毒瘤。腐败的主要特征是权钱交易。它在政治领域表现为公职人员个人或小团体在分配社会有价值的事物(如权力、财富、名誉)中优先照顾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后者则以对前者的忠诚、支持或服务作为回报。在经济领域则利用政府政策干预和行政管制,创造差价机会,使个人或小团体攫取更多的物质财富或收入。腐败与反腐败是一对难解难分的“双胞胎”,打从腐败出世,反腐败就应运而生。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分为中国腐败的表现特征;腐败的危害:腐败产生的原因;当前及今后反腐败的若干思考与对策等四个部分,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思想道德、国际背景等几个不同的角度入手,从政策、体制、机制、制度、方法、思路等多方面探求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对策。“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这是我们党的两代领导核心向全党发出的警示。只要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充分认识反腐败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采取积极有效的实际行动,就能全面遏制腐败的滋生蔓延。“路曼曼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坚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不管道路多么艰难曲折,任务多么繁重艰巨,腐败在中国必将被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