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陕西省农户为例

来源 :西安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er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在我国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较大,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对我国经济社会整体水平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与农村金融服务息息相关。然而,农业生产生活当前在传统融资方面存在瓶颈,虽然农户的融资意愿强烈,但由于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门槛较高或者考虑“人情代价”不愿意向亲戚朋友借款,因此农户融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需要寻找一条新的融资途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基础上产生的互联网借贷方式在近几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户提供了一条新的借款途径,有利于农村金融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  基于此,本文以金融抑制理论、信贷配给理论、农户借贷行为的动因和筹资次序理论为基础,采用双栏模型研究农户是否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得贷款以及贷款规模的影响因素,并运用bootstrap估计方法来计算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的解释变量的边际效应。首先,本文根据实地调研问卷的回收结果,从农户的基本特征、互联网金融服务以及农户借贷情况三个方面统计分析了农户借贷行为。其次,主要运用双栏模型研究农户是否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得贷款以及贷款规模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解释变量对农户是否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得贷款以及贷款规模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只有农户的耕地规模和网购频率在农户是否通过互联网平台贷款模型以及农户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得的贷款金额模型中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并且运用bootstrap估计方法计算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的解释变量的边际效应,分析在其他变量取均值时,这些解释变量变动一个单位对农户是否通过互联网平台贷款以及获得的贷款金额的概率影响程度。最后,本文立足于实证结果和陕西省的实际状况,分别从政府、互联网借贷平台和农户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解决农村地区的融资困境。
其他文献
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交往历史悠久,尤其是在中俄边境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更是频繁,目前仅仅中国的黑龙江省,就和俄罗斯的赤塔州、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犹太州、滨海边疆
对于我国一些高科技、高成长企业来说,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但是由于我国主板市场上市条件比较严格,因此,创业板的设立为这些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近年
近一年来,在国内珠宝市场上出现一种新型合成蓝色蓝宝石。它和以往的一些传统的合成蓝色蓝宝石都不一样,其与天然浅到中等蓝色蓝宝石非常一致,真可谓惟妙惟肖。乍一看来,它们的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