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妇婴卫生是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健康的基础,与整个国家的兴盛息息相关。近代妇婴卫生事业伴随着挽救民族危亡的目的渐入人们视野。北平紧随时代潮流,成为全国妇婴卫生事业开展的中心地区之一。1925年9月试办公共卫生事务所,其后改为第一卫生区事务所,这是北平迈出的第一步。之后北平市卫生行政体系初具雏形,设置卫生行政机构、颁布卫生行政法规、组织卫生教育以及开展卫生宣传、资助妇婴慈善组织、成立第一助产学校,这些工作为北平妇婴卫生事业的开展提供平台与保障。文中采用医疗社会史的研究方法,从孕产妇卫生以及婴儿卫生两个角度出发,描述北平妇婴卫生事业的整体情况,探讨其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首先需要格外重视孕产妇卫生。产妇若是依照正确方法护理,可以免于不必要的伤害,所产婴儿亦可茁壮成长。为此,市面上宣传妇女卫生常识的书籍和文章大量问世。医学专家通过各种渠道解答妇女的卫生困扰。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产前产后检查门诊;委派医师、助产士、公共卫生护士等进行家庭访视,与产妇“零距离”接触,悉心指导护理方法;聘用专业人员,购买先进设备和药物,采用科学接生方法为产妇服务,使其摆脱旧式接生婆的“魔爪”。为满足妇女节育需要,社会爱心人士联合成立节育指导所,开展节育宣传与指导,研制科学节育方法,出售节育药物。婴儿卫生工作的对象指的是新生儿、婴儿以及学龄前儿童。只有保障他们茁壮成长,拥有健康的体格,才能巩固社会根基。因此北平成立了儿童检查门诊,预防可能发生的疾病和传染病,并且及时治疗患病婴孩;社会上的慈幼机构不断改进育婴方法;完善公育制度,提倡广泛设立幼儿园和哺乳室。然而通过搜集整理相关数据,观察到这项事业开展阻力大,实际效果受限,母婴死亡率并未明显下降。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忽视政府、社会进步人士和团体以及市民付出的努力。在1928一1936年北平妇婴卫生事业的发展中,政府是规划者,设计行进路线和发展蓝图;社会进步人士和慈善团体是支持者,将行政话语转化为实际行动;普通民众不单是服务的对象,更是各项工作的参与者以及各种卫生设施的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