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筛选月经性偏头痛针刺疗效差异受试者,并进行相关临床评价;探索针刺疗效差异受试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 Val66Met基因多态性的差异性。 方法: 1.纳入月经性偏头痛受试者与健康受试者。选取少阳经特定穴(双侧外关、阳陵泉、丘墟)对月经性偏头痛受试者进行针刺治疗,以治疗前后头痛天数的缓解率大于等于50%作为针刺“有效”的疗效评判标准筛选月经性偏头痛针刺疗效差异受试者;进一步以头痛平均强度(VAS评分表示)、头痛平均持续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偏头痛特异性生活品质问卷(The Migraine Specific Questionnaire,MSQ2.1)评分为次要疗效评价指标,进行月经性偏头痛针刺疗效差异受试者的临床评价。 2.采集纳入的月经性偏头痛受试者和健康受试者全血,提取DNA,通过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实现对BDNF Val66Me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检测与分析,从而探索月经性偏头痛针刺疗效差异受试者BDNF Val66Met不同基因型的差异性。 结果: 1.针刺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疗效差异受试者的筛选与临床评价 (1)最终筛选出针刺有效受试者26例,无效受试者41例,健康受试者26例。 (2)月经性偏头痛受试者与健康受试者在一般人口学信息的差异未发现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均衡,具有可比性;与健康受试者相比,月经性偏头痛受试者在SAS评分、SDS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针刺有效与无效月经性偏头痛受试者治疗前相关次要指标的差异未发现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均衡,具有可比性。 (4)针刺有效与无效月经性偏头痛受试者治疗后在除SDS评分外的其他相关次要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针刺治疗前后相关次要疗效指标比较:针刺有效月经性偏头痛受试者所有次要疗效评价指标均有所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无效月经性偏头痛受试者在头痛平均强度(VAS)、头痛平均持续时间有所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评分、SDS评分以及MSQ2.1评分,在治疗后虽有所改善,但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探索针刺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疗效差异受试者 BDNF Val66Met基因多态性的差异性 (1)月经性偏头痛受试者与健康受试者BDNF Val66Met不同基因型(Val/Val、Val/Met、Met/Met)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 (2)月经性偏头痛受试者BDNF Val66Met三种不同基因型在临床相关指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针刺有效与无效月经性偏头痛受试者BDNF Val66Met三种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 (4)针刺有效月经性偏头痛受试者BDNF Val66Met不同基因型MSQ2.1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受试者进一步两两比较后发现:与Val/Val、Val/Met基因型受试者相比,Met/Met基因型受试者MSQ-功能受限程度较轻;与Val/Val、Met/Met基因型受试者相比,Val/Met基因型受试者在MSQ-功能丧失、MSQ-情感功能方面受影响较严重。针刺无效月经性偏头痛受试者BDNF Val66Met三种不同基因型仅在MSQ-功能丧失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基因型受试者进一步两两比较后发现:与Val/Met基因型受试者相比,Val/Val基因型受试者在MSQ-功能丧失和MSQ-情感功能方面受影响较严重。 结论: 1.针刺少阳经特定穴可以缓解月经性偏头痛受试者的头痛情况,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相关生活质量。 2.头痛天数作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筛选月经性偏头痛针刺疗效差异受试者,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3.与健康受试者相比,月经性偏头痛受试者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未发现明显差异。 4.针刺有效与无效月经性偏头痛受试者BDNF Val66Met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未发现明显差异。但二者BDNF Val66Met不同基因型受试者的MSQ2.1评分具有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