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致病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已被视为一个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在所有致病微生物中,大肠杆菌O157:H7为典型的致病型,因其高致病率、高致死率而备受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大肠杆菌传统检测方法存在耗时长、所需仪器复杂、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以及稳定性差等缺点。基于酶标抗体的免疫学检测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的酶标抗体存在制备工艺复杂,贮存稳定性差等缺点。因此,设计新型酶标抗体以改善大肠杆菌O157:H7传统免疫学检测方法是值得研究的方向。本研究基于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花技术,联合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技术构建了两种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方法。(1)基于抗体-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共载纳米复合物(AAC NCs)建立大肠杆菌O157:H7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体系。首先通过一步沉淀法构筑抗体-酶共载纳米复合物。以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包被的96孔板作为反应平台,特异性捕获靶标菌使其固定在微孔中,与抗体-酶共载纳米复合物中所包含的大肠杆菌O157:H7多克隆抗体形成夹心结构,使AAC NCs间接固定在微孔中,当纳米复合物中所包埋的ALP与其底物对硝基苯磷酸二钠(PNPP)反应时,会形成黄色水溶性反应产物,使用酶标仪测得吸光值并绘制标准曲线。试验中对检测体系的抗体包被浓度、封闭液浓度,纳米复合物的最佳孵育时间,纳米复合物加入量及孵育温度进行了优化。结果:抗体包被液最佳浓度为4μg/mL,封闭液最佳浓度为10mg/mL,纳米复合物最佳浓度为8.4μg/mL,纳米复合物最佳孵育时间为45min、孵育温度为25℃,检出限为1.52×10~1CFU/mL。所制备的抗体-ALP纳米复合物作为一种新型酶标抗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结合能力,本体系相较于传统的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表现。(2)基于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共载纳米复合物(AHC NCs)建立大肠杆菌O157:H7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CLEIA)体系。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低,通过酶和化学发光放大显色信号从而提升其灵敏度的优点。本研究基于抗体-HRP共载纳米复合物、HRP-鲁米诺-H2O2化学发光体系,对大肠杆菌O157:H7进行检测。试验以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包被的化学发光板作为固相载体,抗体与靶标菌特异性结合,AHC NCs中包含的大肠杆菌O157:H7多克隆抗体作为识别探针与大肠杆菌O157:H7相连,纳米复合物中包含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强烈催化鲁米诺和过氧化氢形成发光信号,使用酶标仪测试其化学发光强度。对检测体系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抗体包被浓度为4μg/mL,封闭液浓度为10mg/mL,纳米复合物加入浓度为9μg/mL,纳米复合物孵育时间40min,最低检测限为2.21×10~2CFU/mL,线性范围1×10~3CFU/mL-5×10~6CFU/mL。以上这些数据表明本文设计制备的两种新型酶标抗体稳定性好,与抗原结合能力强;用于免疫分析体系,可灵敏、特异的检测靶标菌大肠杆菌O157:H7,有应用于食源性病原菌检测的巨大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