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抗体-酶共载纳米复合物的大肠杆菌检测体系构建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致病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已被视为一个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在所有致病微生物中,大肠杆菌O157:H7为典型的致病型,因其高致病率、高致死率而备受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大肠杆菌传统检测方法存在耗时长、所需仪器复杂、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以及稳定性差等缺点。基于酶标抗体的免疫学检测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的酶标抗体存在制备工艺复杂,贮存稳定性差等缺点。因此,设计新型酶标抗体以改善大肠杆菌O157:H7传统免疫学检测方法是值得研究的方向。本研究基于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花技术,联合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技术构建了两种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方法。(1)基于抗体-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共载纳米复合物(AAC NCs)建立大肠杆菌O157:H7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体系。首先通过一步沉淀法构筑抗体-酶共载纳米复合物。以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包被的96孔板作为反应平台,特异性捕获靶标菌使其固定在微孔中,与抗体-酶共载纳米复合物中所包含的大肠杆菌O157:H7多克隆抗体形成夹心结构,使AAC NCs间接固定在微孔中,当纳米复合物中所包埋的ALP与其底物对硝基苯磷酸二钠(PNPP)反应时,会形成黄色水溶性反应产物,使用酶标仪测得吸光值并绘制标准曲线。试验中对检测体系的抗体包被浓度、封闭液浓度,纳米复合物的最佳孵育时间,纳米复合物加入量及孵育温度进行了优化。结果:抗体包被液最佳浓度为4μg/mL,封闭液最佳浓度为10mg/mL,纳米复合物最佳浓度为8.4μg/mL,纳米复合物最佳孵育时间为45min、孵育温度为25℃,检出限为1.52×10~1CFU/mL。所制备的抗体-ALP纳米复合物作为一种新型酶标抗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结合能力,本体系相较于传统的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表现。(2)基于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共载纳米复合物(AHC NCs)建立大肠杆菌O157:H7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CLEIA)体系。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低,通过酶和化学发光放大显色信号从而提升其灵敏度的优点。本研究基于抗体-HRP共载纳米复合物、HRP-鲁米诺-H2O2化学发光体系,对大肠杆菌O157:H7进行检测。试验以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包被的化学发光板作为固相载体,抗体与靶标菌特异性结合,AHC NCs中包含的大肠杆菌O157:H7多克隆抗体作为识别探针与大肠杆菌O157:H7相连,纳米复合物中包含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强烈催化鲁米诺和过氧化氢形成发光信号,使用酶标仪测试其化学发光强度。对检测体系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抗体包被浓度为4μg/mL,封闭液浓度为10mg/mL,纳米复合物加入浓度为9μg/mL,纳米复合物孵育时间40min,最低检测限为2.21×10~2CFU/mL,线性范围1×10~3CFU/mL-5×10~6CFU/mL。以上这些数据表明本文设计制备的两种新型酶标抗体稳定性好,与抗原结合能力强;用于免疫分析体系,可灵敏、特异的检测靶标菌大肠杆菌O157:H7,有应用于食源性病原菌检测的巨大潜能。
其他文献
布氏田鼠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蒙古及我国东北部,是鼠疫等人畜共患病的主要传播者。但是肠道中还有许多未知的微生物,其肠道内携带真菌还未可知,所以我们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联合培养组学的方法研究了内蒙古东部乌珠穆沁旗市26只野生布氏田鼠肠道真菌,具体结果如下: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扩增子测序结果显示:在门水平上,基于1%的阈值发现的真菌菌门共4种,分别为子囊
学位
在澳門城市發展的進程中,形成了很多具有澳門獨特風格的建築形式,但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越來越多的老舊建築物空置,利用率較低,導致資源浪費。本文從在地性再利用的角度出發,研究澳門老舊建築的利用現狀,通過對沙梨頭圖書館的研究分析,探討出老舊建築再利用的方法與策略。
会议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鱼类养殖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日渐增多的鱼类疾病给人类带来了一定的威胁。鱼类在与外界病原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主要依靠其免疫系统抵御外界病原侵染。硬骨鱼类的免疫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胸腺、肾脏、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首先接触水中病原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是鱼类抵抗外界病原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目前,虹鳟、鲑及鲤科鱼类的黏膜免疫研究较广泛,而关于乌鳢等鱼类免疫学
学位
牛源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是引起牛呼吸系统疾病(BRD)的重要病原菌之一。随着反刍畜牧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化养殖成为主体,牛源荚膜A型Pm所造成的危害日益凸显。目前除了投放抗生素没有其它更好的治疗手段,但这种方式势必会使细菌产生高度耐药性。因此,针对牛源荚膜A型Pm的防治迫切需要开发出新型安全有效的疫苗或耐药抑制剂。本研究以牛场分离得到的多杀性巴氏
学位
报纸
报纸
期刊
科学合理的再生水(中水)定价机制对于促进再生水(中水)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目标规划模型,以西宁市再生水(中水)最优定价为研究对象,梳理利益相关主体,构建多目标规划模型,探讨多目标规划模型在再生水(中水)最优定价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得出的再生水最优价格低于出厂价,政府需对再生水进行补贴,而盈利性中水则不需要。该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再生水(中水)定价理论和方法,为我国再生水(中水)合理定价提供了
期刊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是一种与牛的胃肠道、呼吸道和生殖系统疾病相关的重要病原体,给我国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疫苗免疫仍是防控该病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本研究应用临床分离的流行毒株BVDV1型JL3株制备灭活疫苗,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研究,为疫苗的进一步研制奠定基础。为了解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牛病毒性腹
学位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可以感染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和人体,引起人兽共患的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免疫机能受损的个体感染弓形虫病会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后果。脂类物质对弓形虫是至关重要的,弓形虫依赖复杂的吸收系统以及合成机制来满足它们的脂质需求。在脂质代谢过程中,涉及到许多脂质代谢酶参与,其中丙二酰辅酶A-酰基载体蛋白转酰基酶(malon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