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聚落不仅是农村居民的生活区域,更是日常工作劳作的地点,是居民生存的重要场所。沙区聚落不同于我国其他地区聚落,其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沙尘暴频发,人居环境十分恶劣。构建合理的聚落格局,寻求一个适宜沙区人居的聚落模式,对今后沙区新农村建设及现有聚落的改造意义重大。本文选取沙化严重但近期沙化防治效果显著的宁夏盐池县北部风沙区为案例,基于1989年、1995年、2000年、2007年4期TM遥感影像和研究区2005年SPOT5遥感影像,研究近20年来沙区聚落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依据沙区聚落居民点与周边土地的空间关系划分聚落类型、提取聚落模式,通过建立沙区聚落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体系,选取几个人居环境质量较高的聚落,结合其聚落构建的过程和方法,筛选出一个适宜在沙区推广的聚落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盐池北部风沙区聚落面积在1989年~1995年变化不大,从1995年开始下降,主要与耕地、草地、林地进行相互转换;(2)沙区居民点与其周边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格局,即居民点与沙地的空间关系,沙区聚落类型共分成11种,可概括成放射状、环状、放射+环状3个基本模式;(3)通过建立的沙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对3种模式的11个类型进行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人居环境质量最高的为模式B(环状)聚落,其中又以B2(单环状)聚落最优,模式C(环状+放射状)聚落次之,相对最差的是模式A(放射状)聚落,其中A2(有耕地放射状)最差。根据评价结果,筛选3个评价值较高的聚落,分析其聚落模式的构建过程,并结合沙区实际情况,提出模式C中有耕地半放射+半环状的聚落C3为沙区聚落相对适宜人居的聚落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