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智游移是清醒状态下,能被意识觉知却不受意识控制的内源性心智活动过程。心智游移的频率作为一种特质,具有稳定性,而内容也会出现某种倾向性。本研究从概念结构、任务性质及内容表征形式三个角度分别设计心智游移的频率调查问卷,目的在于探索心智游移频率特征的结构模型,开发有效的研究工具,用以系统评估心智游移的频率。研究对大学生群体做了深入访谈,发现个体在心智游移的内容上表现出现明显的差异,对于频率词的判断标准不一,对于心智游移的回忆均是基于一定的任务背景。本研究基于访谈结果和已有问卷的内容进行设计,从三个方面系统测量个体的心智游移频率,分别是心智游移频率问卷、不同任务下的心智游移问卷和不同内容的心智游移问卷。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分问卷Ⅰ是心智游移频率问卷,从心智游移的概念特征出发,通过因素分析发现自发思维和注意失控两个因素分别测量了心智游移的发生和过程,以此建立的二因素模型相对于已有研究直指心智游移这一概念核心,是总体性评估心智游移发生频率的有效工具。同时,问卷中的总体性评估因素是一种模糊的自我评价,对频率评估具有补充作用。心智游移频率问卷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信度,效标效度和结构效度均符合要求,重测结果表明问卷调查具有稳定性。(2)分问卷11名为不同任务性质下的心智游移,以不同性质的任务为角度,调查个体在各种任务或无任务状态下心智游移的频率特征。通过分析发现,个体意愿的投入程度决定着心智游移频率的高低。任务性质可以分为无任务状态、趋向性任务、回避性任务和背景任务四种情况。在趋向性任务中个体的卷入程度较高,而其他三种任务状态下个体卷入度较低,因此前者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基于此,研究中将四种任务类型按卷入度高低设计“3+1”模型,将趋向性任务因素作为独立因素评估高卷入度任务状态下的心智游移频率。不同任务性质下的心智游移问卷除趋向性任务维度的同质性信度不高(A1pha系数为0.7)其他均符合要求,效标效度和结构效度表明调查有效,而重测信度反映出问卷具有的稳定性。(3)分问卷Ⅲ为不同内容的心智游移问卷,问卷以情景性表征和语义性表征两种内容表征形式为角度评估心智游移的发生频率。研究发现,心智游移的内容表征形式可以细化为情景性表征、声音表征和非声的语义表征三种类型,后两者分别为语义表征中听觉表征和视觉表征,问卷以此构成了三因素模型。心智游移的内容表征形式问卷的同质信度符合要求,其中非声的语义表征信度较低(Alpha为0.65),效标效度和结构效度表明调查有效,重测信度反映出问卷具有稳定性。(4)心智游移频率的问卷测量在频率词的使用上具有严格的要求,由于个体对频率词定义的标准不同以及心智游移体验随时间而遗忘,短时间间隔内的频率估计和单位频次内的概率估计相对于长时间间隔的频率估计更为准确。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个体平均每天都会经历30次以上的可以回忆的心智游移,其中趋向性任务中的心智游移频率最低,而情景性表征发生频率略高于语义表征。心智游移频率在性别上具有显著差异,在无任务状态和背景任务中,女生表现出更多的心智游移,这说明在无任务目标的情况下,女生更倾向于放下自主意识的控制权。心智游移频率在年龄上的差异表现为20岁前后的差异,这可能与大学生在不同年级心态和学习环境的不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