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虚拟筛选结合活性实验,发现全新结构且具有较高活性和选择性的A2A受体小分子拮抗剂,并初步探讨拮抗剂在大鼠僵住症模型上的效果。 方法:培养A2A受体稳定转染的HEK293细胞,收集细胞后匀浆裂解,低速离心去除核及未裂解的细胞,超高速离心收集细胞质膜成分,测定浓度后取50~70μg/管采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实验法测定;同样,培养A1受体稳定转染的HEK293细胞,同法收集细胞质膜成分,测定浓度后取30~50μg/管测定;筛选时,先用100μM化合物初筛,初筛使用两副孔,重复一次。初筛后选择抑制率大于80%的化合物进行复筛,复筛做化合物浓度-特异性结合曲线,化合物浓度范围为100μM~1nM/0.1nM,每浓度使用两副孔,从曲线中通过GraphPad Prism计算得到Ki及IC50,重复一次。通过放射性配基结合实验筛选,确认对A2A具有亲和力,且相对于A1而言有选择性的化合物,进行细胞的功能性评价。功能性评价选用离心收集的A2A-HEK-293活细胞,将终浓度范围为100μM~1 nM/0.1 nM的化合物,加入激动剂预先处理的平衡缓冲液混悬的细胞中,通过测定cAMP来确证其拮抗活性。最后,优选活性较好的A2A受体小分子拮抗剂进行体内动物实验,使用氟哌啶醇诱导的僵直大鼠来进行小分子拮抗剂的体内抗PD作用的研究。 结果:在第一批次筛选的化合物中,选取两个Ki小于1μM的化合物进行功能及抗PD活性测定,证明其A2A受体拮抗活性及抗PD活性良好;在此基础上,再选取这两个化合物的32个同系物,进行亲和力测定,其中有一个化合物Ki达到54±3 nM,且具有选择性(fold<0.1)。 结论:利用虚拟筛选结合活性实验,发现了全新结构且具有较高活性(Ki=54±3 nM)和专一性(fold<0.1)的A2A受体小分子拮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