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研究主题来源于学校教育实践的需要:解读学生、了解学生,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本论文既是对人格发展的学理研究,也是人格发展研究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尝试。
论文的第一部分对国内外自我表现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研究者对自我表现概念的界定及发展、与相关概念的区别;总结和评价近年来在自我表现策略、自我表现风格、自我表现的心理过程、自我表现的发展、自我表现行为的内化功能,及自我表现与自我表征的关系等方面实验研究的成果,以及近年来整合的方法论取向给自我表现研究的新启示。
论文第二部分实验研究,以小学二至四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了六项实验,探讨学生在学业领域自我表现类型及其内在的自我表征特点,以及在不同交往对象、不同反馈情境中自我表现与自我评价的形成机制。
实验1从学校生活中选取学习领域的典型情境,用投射方法从动机和行为二个维度对儿童在学业领域中的自我表现进行测量,区分出三种类型:进取型、矛盾型和回避型。实验2和实验3从不同角度探讨自我表现类型形成的自我表征机制。发现进取型儿童自我评价和知觉到的教师评价都比较高;回避型儿童自我评价和知觉到的教师评价都较低;矛盾型被试自我评价较高,而知觉到的教师评价较低。进取型儿童对学习的内化水平和兴趣较高,回避型和矛盾型儿童对学习的内化水平和兴趣都较低。
实验4-6通过变化社会评价、交往对象与生活情境等方式,探讨自我表现与自我评价的形成机制。其中实验4给具有不同自我评价的儿童提供不同的反馈情境,发现在儿童并不是被动接受社会评价。在接受范围内的消极评价和超于其接受范围的积极评价都会引起儿童自我提升。实验5让具有不同自我评价儿童与未来的班主任或普通研究者交流,发现自我评价较低的儿童在未来班主任面比在研究者面前更加表现出对学习价值的认同。试图在未来的班主任在没有形成对自己的评价之前努力建立积极自我形象的愿望。但是尚不能断定这种自我提升反应的意识程度。实验6则以情境投射法看儿童在新环境是否会出现有意识的自我提升。结果发现原来具有积极自我评价的儿童继续保持与先前一致的表现,而那些消极自我评价的儿童更倾向于做出有意识的自我提升反应,试图在新环境中改变自我。实验研究发现,无论是自我评价,还是外部规则的内化,都不是被动的内射过程。最后,论文从儿童发展、教育实践及研究的方法论角度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