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越来越注重自身权利的发展,体现在法律上就是人格权近些年的扩张。隐私权作为人格权的一项重要权利,逐步为多数国家承认和保护。我国对隐私权的保护尚处于起步阶段,保护也多是以间接性保护为主。在隐私权中,有一种特殊的权利类型,公众人物隐私权,关于该项权利,属于我国的立法空白。公众人物与普通大众不同,无论是因其职业、社会地位等隐私,它具有更高的知名度。而公众人物的隐私与公共利益、公众兴趣具有无法掐断的关联;除此之外,公众人物经常会暴漏在公众视野内,致使其隐私权比平常人更容易受到侵犯,这就决定了法律有必要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做出特别的规定,而这些特别的规定就是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与保护,也是本文的研究课题。除去绪论和结论,本文共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公众人物隐私权概述;首先是从隐私权的角度入手,阐述了“隐私”词语的来源,进而对隐私权的概念、内容以及权力属性进行分析;其次,提出了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概念,指出其特殊性,并且对公众人物进行类型化分析。第二部分是对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制与保护的理论分析。着重阐释了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界限,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与保护的实质和根据,还有就是对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制与保护的制衡方法。第三部分是对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立法现状的分析及反思。公众人物隐私权说到底也是主体特殊的隐私权,因而从隐私权的立法现状入手,进而到公众人物隐私权的立法现状,从现状和不足中,进行反思,为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与保护奠定基础。第四部分是对公众人物隐私权问题的比较法研究。通过对美国、德国、英国在这一方面的立法介绍,从而获得相应的启示,用于指导我国的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立法实践。第五部分提出了完善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制与保护制度的构想。首先是理清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制与保护理论层面的相关内容,为我国在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制与保护方面的立法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其次,是提出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制与保护的立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