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al enteritis,DVE),又名鸭瘟(Duck plague,DP),是由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引起的鸭、鹅及多种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具有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等特征。该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和流行给水禽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gC和gE是鸭肠炎病毒的两种主要囊膜蛋白,其中gC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以及刺激机体T细胞增殖的功能,gE含有中和抗原表位,蛋白胞外区和胞内区均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并且可以参与病毒吸附和病毒在细胞与细胞间直接传播的过程。本研究利用大肠杆菌pET-32a表达系统,实现了截短蛋白的融合表达,结合蛋白质印迹技术,筛选出DEV gC和gE的优势抗原表位,从而对DEV的主要抗原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亚单位疫苗及诊断试剂的研制提供基本的物质基础。为了分析鸭肠炎病毒gC和gE的优势抗原表位区,分别设计了7个覆盖gC胞外区和7个覆盖gE胞外区和胞内区的多肽片段,进行融合表达,经Western blot分析表明gC-1(27-96aa),gC-2(74-149aa),gE-5(241-325aa),gE-7(433-490aa)能够被DEV阳性血清所识别。为了进一步鉴定鸭肠炎病毒gC和gE的优势抗原表位区,进行了第二轮的抗原表位筛选,结果显示gC-2.1(67-104aa),gE-5.3(290-325aa),gE-7.3(449-475aa),gE-7.4(463-490aa)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第三轮的抗原表位筛选,分别设计了5个覆盖gC-2.1、5个覆盖gE-5.3和6个覆盖gE-7.3和gE-7.4的多肽片段,每个多肽片段合成一对寡聚核酸片段,经磷酸化退火后插入表达载体pET-32a进行融合表达及纯化,经Western blot鉴定具有抗原性的片段为:gC-2.1-B(73-88aa)、gC-2.1-C(79-94aa)、gE-5.3-B,gE-5.3-C(296-315aa)和gE-7.3-B~7.4-B(455-485aa)。最后,为了进一步缩小鸭肠炎病毒gC和gE的优势抗原表位区的氨基酸数,进行了第四轮的筛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鸭肠炎病毒gC的优势抗原表位区位于N端的73-88aa处;gE的优势抗原表位区位于303-313aa、317-326aa和461-481aa处。在确定鸭肠炎病毒gC和gE的优势抗原表位区的基础上,利用DNAMAN序列分析软件将DEV gC和gE的抗原表位区与其他公布的DEV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筛选出的优势抗原表位区高度保守,这为进一步了解DEV抗原结构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