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电针方法对创伤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相关细胞(成纤维细胞)及生长因子(角化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探讨不同电针方法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为临床上治疗难以愈合的皮肤创面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清洁级Wistar大鼠80只,雄性雌性各半,随机分为正极组、负极组、透刺组和空白组,每组20只,每组又分为1天、3天、7天、10天、15天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4只大鼠。创伤造模完成后四组均进行固定,采用木板固定法,用0.5寸华佗针进行针刺,针刺的深度为0.2寸,正极组为在伤口中心刺入一针,伤口中心右侧旁开0.5cm刺一针,针尖方向朝向伤口方向,中间针连电磁刺激仪正极,右侧针连接负极;负极组刺法与正极组相同,唯独中间针连接负极,右侧针连接正极;透刺组第一针刺入在伤口中心左侧0.5cm,第二针在伤口中心右侧旁开0.5cm,两针的方向均向伤口方向针刺,左侧连接正极,右侧连接负极;空白组正常进行固定,但不进行电针刺激。电针的输出电流为0.5mA,频率为0.5Hz,留针时间30 min,每日1次。各组分别在相应时间点进行取材,做HE染色及免疫组化步骤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的第一天正极组、负极组、透刺组、空白组四组伤口周围成纤维细胞含量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无比较意义,而在3天截点时负极组与空白组进行比较时就可见显著性差异(P<0.05)而正极组、透刺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时无显著性差异,7天、10天组、15天组三组时间截点的数据负极组、正极组与空白组比较时均可见极显著性差异(P<0.01),1 0天截点时透刺组与空白组比较也可见显著性差异(P<0.05),15天截点时透刺组与空白组比较可见极显著性差异(P<0.01),由此可知随着电针治疗时间的增加,电针的治疗效果逐渐凸显,尤其是从第三天开始负极组的作用就开始显现,从第七天开始正极组的作用逐渐显现,从第十天时间截点透刺组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透刺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空白组(P<0.05),免疫组化方面负极组和正极组的角化细胞生长因子在与空白组进行比较时,其黄染程度也明显优于空白组。由此可见电针对创面的愈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1)电针疗法尤其是负极在伤口正中的电针疗法可以明显促进创伤愈合,缩短创伤愈合的时间。(2)本实验可以证明负极在伤口正中的电针疗法可通过加速成纤维细胞与角化细胞生长因子形成的方式,加速促进大鼠创伤愈合,这可能是电针治疗大鼠皮肤创伤的作用机制之一。